电网企业全域数据模型优化提升
遵循国家电网公司 SG-CIM3.0 框架和思路,结合各专业系统现状,围绕公司核心业务对象,梳理企业级端到端业务流程和交互信息,通过设计实施及应用优化不断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数据模型建设方面,量化跨专业横向协同和数据共享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多维模型设计理念设计形成一套覆盖公司核心业务对象的全域物理数据模型,包括人员域、财务域、资产域、物资域、项目域、电网域、客户域、市场域、安全域及综合域等 10 个主题域。同时明确每个数据项的来源系统和责任部门,为在分析域数据汇聚整合奠定基础。数据模型应用方面,结合全域数据模型建设成果,开展了营销辅助决策、基于电网统一身份编码的资产全寿命高级应用、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特殊时期保供电升级改造建设和人资一体化应用建设等示范应用场景建设,为场景建设提供了干净透明、模型统一的数据,大大提升了场景建设效率,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数据模型监控方面,对基于数据模型的应用场景进行监控,动态感知内存、硬盘等硬件异常及语句违规、调用超时等应用模型异常,分析场景应用 SQL 语句,打通应用场景与数据之间关联关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数据模型与常用数据关联查询进行差异分析,确认语义和业务逻辑相关的,重新完善到原有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优化方面,模型设计难以一步到位,需要结合应用验证,不断迭代优化和完善全域模型,电网企业数据模型设计-应用-监控-优化四项重点工作任务环环相扣,关系密切,即需求承前启后,做好衔接,又需要交叉同步推进。通过建立模型建设、应用验证、模型优化的闭环管理机制,持续提升数据模型完整性和实用性。技术支撑方面,自主研发全域数据模型管理工具,在信息系统梳理到全域模型建立及模型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采用基于 Eclipse 开放式插件平台的富客户端(RCP)技术,基于架构开发方法论、信息工程、总体数据规划、数据管理等理论,引入高阶的架构开发方法和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核心内容,实现数据模型的动态维护和管理维护。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研究与应用
为有效解决供电服务面临的瓶颈问题,促进营销、运检、调度业务融合,江苏电力积极探索,于2012年开展营配调一体化工程建设,初步实现营配调各专业的基础数据共享和末端业务融合。2016年在前期建设基础上,围绕“数据贯通、信息共享、专业协同、业务融合”这一核心主线开展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建设。系统基于云平台技术,并首次采用微服务架构进行设计,构建了松耦合、开放式、可扩展的统一微服务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存计算、数据挖掘等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配电网运营管理、供电服务方面的深度分析与决策:通过总线及SOA服务技术,支撑及优化现有业务系统的功能及供电服务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的协同指挥、供电服务质量的监督与管控。
特邀报告|智能配电网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陈蕾,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三处副处长,长期从事配电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建设管理工作。近年来主要参与国家电网公司智能配电网顶层设计,基于云架构的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基于分布式边缘计算的配电物联网顶层设计,并负责浙江电力公司试点工程建设和实际应用。
基于全业务数据中心的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本项目属于计算机与自动控制领域。为响应国网公司“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建设要求,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建设基于全业务数据中心供电服务指挥平台,深度分析挖掘营销、运检、调控等系统数据,构建基于全业务数据中心的供电服务指挥平台。 项目取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软著等其他知识产权4项,发表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篇。 截止2018年5月,项目成果已在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国网铁岭供电公司推广应用,覆盖26个供电分公司和21个专业生产单位。应用涵盖配电网运营管理、客户服务等业务的智能化指挥应用开放式平台,实现了配电网运行工况、设备状态、业务管理、指标数据的全景化展示,提升了企业的设备管控力和管理穿透力;通过电网发展趋势研判、隐患环节定位,为配网高效运维、精益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提升供申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
配电台区实现无功功率远程调控
5月6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监测到淄博书香花苑一台区的电压值波动,淄博供电公司员工立即远程调试该台区新装的新型无功补偿装置,提高无功功率,将电压维持在规定数值范围内。这是山东电网首次采用远程调试新型无功补偿装置方式调节配电台区无功功率。该调节方式可大幅减轻基层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实现无功电压优化管理和技术降损。今年,淄博供电公司计划在300个配电台区安装新型无功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