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机械化施工 全要素精细化管控
2020年以来,国网湖南电力研发了多种型号电建钻机应用于线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然而仅提高施工机械化率难以推动输电工程建设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为提升数智化施工水平、提高全过程施工质效,通过建立并恢复真立体像对,将影像、地形数据由tif数据格式处理为切片格式,检测并引入线路设计GIM模型,可完成全线三维数字沙盘建立。在提高施工设备应用率的同时,通过应用数字沙盘技术,辅助临时道路设计优化、组塔设备选型、单基策划输出、牵张场选址规划、“三跨”校检推演。作者结合洞庭-益阳东500千伏线路工程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举措,从数字沙盘技术要点、技术方案应用情况、“流水化作业”模式等方面进行汇报和分享。在数智化技术与“大班组+N个小班组”作业模式互融共进下,该工程施工效率提升1.75倍以上。同时,针对当前输电线路数字沙盘应用、施工组织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浅谈思考和体会。
沙漠地区输电线路设计方案
内蒙古依托区位优势,加紧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 随着输电线路逐步向沙漠腹地中的延伸,风沙流动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也越发突出。演讲主要探讨沙漠地区输电线路设计方案,重点介绍基础选型原则以及装配式基础的创新应用;沙漠地区机械化施工方案的选择;防风固沙措施的方案对比等。
输电线路工程数字孪生平行控制技术的实践应用
在电网建设领域,数字孪生技术正逐步成为推动机械化、智能化、系统化施工管理的关键力量。通过构建与物理世界精准对应的虚拟模型,数字孪生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还能提供前瞻性的分析与预测,此举将极大地增强了施工一线的决策效率与施工安全。随着数字孪生平行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拓展,该技术有望成为电网建设领域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它的全面应用将有效提升电网基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演讲者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近期组织实施的科技指南研究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从技术背景、关键技术、应用案例,以及技术展望四个方面,对输电线路工程数字孪生平行控制技术在施工一线的实践应用向大家做成果分享。
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阐述了机械化施工的宏观形势,详细介绍了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技术现状、机械化施工技术创新重点方向,并对机械化施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工业互联网与工程机械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3年)
工程机械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我国重大工程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实践,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数字化车间、“5G+工业互联网”和5G工厂示范标杆不断涌现。为加速推动工程机械企业数字化转型由点状探索向规模化普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和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同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研究编制了《工业互联网与工程机械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旨在为工程机械行业工业互联网建设过程中的需求场景识别、应用模式打造、关键系统构建和组织实施方法提供参考借鉴。工业互联网与工程机械行业融合应用总体还处于发展阶段,实施路径仍需要边探索边总结边推广边完善。后续还将根据实践情况和各界反馈意见,适时修订更新,通过不断释放工业互联网的服务赋能价值,促进工程机械产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迈进。
特大U型现浇预应力渡槽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传统满堂支架体系进行渡槽槽身混凝土施工,排架地基处理工程量大、成本高,严重制约槽身施工进度;温河为非通航季节性河流,河床浅,漫滩较宽,大型运输船舶和浮吊无法进场,运架一体式浮吊方案不适合温河渡槽施工;若采用架槽机(渡槽预制-装运-架设),地面运输受汛期洪水影响,工期没有保证,运输道路投入高,空中运输还需将预制好的渡槽从已架设的渡槽顶部转运至待架槽跨,渡槽自重加上运槽设备重量超过2000t,而温河渡槽槽身直段部分仅35cm厚,难于承受运槽荷载,故架槽机也不适合温河渡槽施工。 创新点、效果归纳及专利申请或授权情况: 1.从根本上解决了特大U型渡槽机械化原位现光施工技术难题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南水北调端河渡槽工程中,解决了渡精仿真试验施工控制、环向钢筋安装、精身混凝土机械化施工、特大DZ40-1600型造槽机安装、运行和拆除以及止水高效施工等技术难题,精身混凝土2011年9月27日开始施工,2013年9月28日全部施工完成,真正实现了特大U型渡精精身机械化高效、精致建造,促进了特大U型渡槽建造技术的进步。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全线通水,至今工程运行工况良好。 2.本项目获7项发明、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另有1项发明专利实审中。大型现光预应力渡槽槽身机械化施工工法获国家级工法(GJEJGF292-2012),并获省部级工法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