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建设获得政策保障
近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出台国内首个省级公路与电网建设的工作规范,印发《浙江省公路项目与架空输电线路毗邻或交叉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双方临近交跨安全距离、杆塔结构系数等相关要求和项目建设相关流程,为输电线路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基于参数优化的VMD-SVD和LSTM的输电杆塔倾斜状态识别
针对输电杆塔结构状态信息提取难度大、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方苍鹰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northern goshawk optimize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NGO-VMD)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输电杆塔倾斜状态识别方案。通过北方苍鹰优化算法解决了变分模态分解参数难确定的问题,并且证明其分解的各阶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可以有效提取出杆塔结构的模态信息。为了使信息特征更为明显,对IMF分量进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发现各阶分量的奇异值在杆塔不同状态下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最后引入LSTM神经网络进行特征分类,形成故障诊断模型。依托某110 kV猫头塔对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杆塔倾斜状态的识别准确率为96.68%,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更加精准的优势。
220kV干字型耐张塔中相转移电位作业方法研究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所辖 220kV 列新线等线路,其耐张塔多采用干字型设计,绝缘子采用双串玻璃或瓷质绝缘子,结构长度在 2400mm 左右。为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输电带电班每年均需要在该类型杆塔上多次开展等电位带电检修作业。因绝缘子串长度过短,组合间隙不能满足“跨二短三”进入电场的要求,同时受杆塔结构限制,无法安装普通水平硬梯进行电位转移。目前,国网三明供电公司主要通过绝缘挂梯或软梯法进入电场,由于杆塔高度高,又受杆塔所处环境的限制,无法采用软梯法作业。而采用绝缘挂梯法作业时,等电位电工由塔身荡入悬挂点下方,旋转及晃动幅度大,对等电位电工心理、体力及技术要求极高,整套作业方法、作业效率及安全系数很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成立了由带电作业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220kV 干字型耐张塔中相转移电位作业方法研究》研制小组,承担对此类塔型中相转移电位作业的研究任务。确定了本项目主要任务是研制出一种绝缘双节可调角度硬梯,作业人员通过绝缘双节可调角度硬梯转移电位,梯子不受悬挂高度的限制,对导线的应力和弧垂影响极小。其主要内容包括:梯子与导线连接挂钩的设计,双节梯子之间连接棘轮及卡扣的设计,绝缘双节可调硬梯上、下部绝缘梯的设计。
架空线路杆塔结构荷载试验
架空线路杆塔结构荷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