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全球燃料电池车最大规模应用场景开创者
“绿色办奥”作为北京冬奥会四个办奥理念之首,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1月28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北京冬奥会赛时交通服务用车中清洁能源车辆(非传统能源)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4.9%。其中,氢燃料车共有816辆,占比接近20%。据悉,这是截至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场景。
考虑交通流量预测的光−氢−电耦合系统规划
为解决制氢、加氢站建设成本高、氢燃料汽车加氢具有不确定性特点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交通流量预测的光−氢−电耦合系统规划模型。首先,建立包含氢气生产、压缩和储存并通过充氢装置注入至氢燃料电池汽车内的现场制氢模型;其次,提出交通流量的预测方法,为制氢、加氢站系统建模和运行提供支持;最后,以最小化成本为目标,构建考虑交通流量预测的光−氢−电耦合系统规划模型,然后以IEEE30标准算例,以30路网节点为算例分析系统,研究发现制氢、加氢站联合光伏电站有利于降低系统成本;制氢补贴政策的实施使氢气需求增加28%,制氢、加氢站数量增加20%;电解槽制氢量快速响应峰谷分时电价变化。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有效性。
基于车辆行为模拟的加氢站氢负荷概率建模方法
加氢站的氢负荷受氢燃料电池汽车出行行为影响,其时空分布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为了研究加氢站氢负荷的分布特性,并准确描述车辆用户出行规律,提出一种基于车辆行为模拟的加氢站氢负荷概率建模方法。首先,基于美国家庭出行调查数据集对车辆出行过程中的行为特征量(如出行时刻、行驶时间、目的地、行驶距离等)概率分布进行拟合;其次,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多次抽取样本,形成由车辆出行行为所组成的出行链;最后,以出行目的地类型为划分标准,分别模拟出一天内不同区域加氢站的氢负荷特性。通过合理利用实际出行数据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能够准确描述车辆行为规律,并根据出行目的地类型推断出不同区域加氢站的氢负荷特性。
氢气在可再生天然气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US Gain上周宣布将利用可再生天然气(RNG)生产氢气的计划。氢气将用于为加州的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提供动力,同时产生有价值的低碳燃料标准(LCFS)积分。
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建立健全氢能‘制储输用’标准”等。9月7日的全球能源转型大会上,氢能动力摩托艇、现代NEXO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为代表的氢能产品吸引颇多目光,引发聚焦关注。
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鼓励整车企业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引进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推动整车企业与氢燃料电池企业开展整车集成合作,率先发展自主可控的高可靠性氢燃料电池专用车和商用车,探索氢燃料电池高端乘用车产业化,加速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用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