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伟:全面推进合规管理 护航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世界一流水平法治企业要求,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着力打造“五少一高”法治企业,以高质量法治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孪生城市优秀案例汇编(2021)
为促进数字孪生城市领域高质量发展,延续《数字孪生城市应用案例汇编(2020年)》已有研究成果,宣传推广一批创新性强、具有示范效应的优秀案例,为各部委及地方政府推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工作委员会成立联合项目组,开展全国数字孪生城市典型应用案例征集活动。历时半年时间,经过前期征集、组织座谈、初期筛选、专家评议等环节,从案例的技术能力、应用场景、应用成效等维度,在近百个案例中遴选出54个应用场景案例并汇编成册,案例涉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浙江等19个省(市),覆盖园区(新区)综合治理、一网统管类、安全应急类、交通物流类、文体旅游类、能源类等场景,以期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提供有力借鉴。
区块链赋能“碳达峰碳中和”白皮书(2023年)
区块链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信息存储和传输技术,它在信任构建、参与方式以及系统运作等方面,相比于传统技术,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习近平主席也在多个场合中提出,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区块链已广泛赋能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众多行业,其应用价值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作为智能革命的代表性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与很多“双碳”场景需求也高度契合。近年来,国内外已经有了一系列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节能降碳领域的案例,这些案例主要集中在气候治理、碳盘查、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等方面。实践表明,“双碳”与区块链的结合意味着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市场环境;以及更可视、更可信、更可靠的监管环境。本白皮书对低碳行动在国际、国内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性论述,着重讨论了区块链技术在推进“双碳”目标中的作用,并列举了代表企业在“区块链+双碳”中多个场景下的实践案例。最后,对“区块链+双碳”行业的发展痛点、方向和前景进行了总结。
中国地方政府ESG评级指标体系研究报告(2023)
《中国地方政府ESG评级指标体系研究报告》由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发布,是国内研究机构首次运用ESG理念对中国地方政府进行评级指标体系研究。本研究以地方政府作为ESG评级对象,旨在通过ESG评估过程更好地促进地方可持续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引导市场和投资主体共同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国地方政府ESG评级指标体系研究报告(2023)》沿用其2022年研究报告中构建的以地方政府为评级对象的ESG评级指标体系,对2016-2020年72个城市和30个省份的ESG发展情况展开评价。同时,报告对核心经济指标与ESG表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重点研究。本报告首先总结了近年来中国ESG发展的整体情况与相关政策,介绍了中国地方政府ESG评级的重要意义及应用场景。报告主体部分沿用《中国地方政府ESG评级指标体系研究报告(2022)》中构建的以地方政府为评级对象的ESG评级指标体系,对中国72个城市和30个省份2016-2020年的ESG总体表现——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表现进行定量评级,并分析其的演化特征和异质性特征。此外,本报告还对核心经济指标与ESG表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为中国地方政府推进ESG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报告倡导新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旨在通过创新性地构建地方ESG评级指标体系,为各级政府、市场机构与社会大众提供量化参考,帮助上级监管部门全面系统地评估地方政府现有发展模式,提升民众、媒体、企业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从而有效促进地方政府的可持续发展转型和治理水平提升,进一步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该项报告对于引领地方可持续发展与促进可持续投资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数据中台建设与应用
ZY3003型智能低压线损采集终端是我公司根据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市场需求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产品,符合国家电网多功能电能表规范DL/T645系列标准。 本终端的使用能够进一步加强对线损异常台区的管理,减少低压台区的线损异常率,提高异常处置率,持续推动站线变户拓扑基础数据的治理,促进线损精益管理水平和数据质量全面提升。
国网大数据中心:加强非结构化数据治理 为业务工作赋能
数字信息时代,数据对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企业管理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高德纳(Gartner)公司分析,企业近80%的数据为非结构化数据。随着数据爆炸式增长,非结构化数据将成为数据增长主力。实施非结构化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挖掘数据价值是企业迈入数字化时代的关键。对电网企业而言,海量智能终端所生成的文档、图像、语音、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量已达到PB级
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趋势报告(2023年)
产业集群因其特有的文化向心力、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协作网络、高效的知识流动等,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产业、创新等资源,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加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区域化布局趋势,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先进制造业集群是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2023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近20年,世界各国都在深刻反思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布局的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整就是制造业对国家、区域发展重要性的再认识,各国都出台了大量支持制造业发展、变革制造方式、抢占新制造制高点的政策。模式的反思、政策的调整、技术的变革都对产业集群的空间形态、技术创新、政策治理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全面跟踪、梳理、总结全球典型产业集群演变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能够帮助政府和相关集群主体更好把握规律和“先机”。本报告以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分析为基础,将在公开信息和研究论文中讨论度高作为全球有影响力制造业集群的标准,最终选取了全球150个典型集群作为年度跟踪分析的样本,从区域分布、技术创新、集群政策与治理等角度全面展示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演变发展的全貌,总体形成2023年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八大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集群发展促进组织、企业等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和发展工作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