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15条 测量
论文

架空输电线路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展望

发布日期:2019-06-11

  架空输电线路的测量过程中,由设计至施工直至运营维护、由配电缆路至输电线路、由低压至高压直至超高压与特高压、由近距离的输电至远距离的输电等所有过程与环节中都与测量工作密切相关,而测量的效率与质量又决定了工程建筑效率与质量,因此测量工作非常关键[1l。本文主要对测量技术应用在架空输电线路中的发展现状加以阑述,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191次浏览
成果

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成果展示

发布日期:2020-04-02

为缩小配网线路停电影响范围,大幅缩短停电时户数,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宏力达研发了一二次融合12kv支柱式智能真空断路器。在2019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一二次融合12kv支柱式智能真空断路器HLD-ZW3212JG/630-20”产品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低功耗控制终端、集交流传感器/电容取电/真空灭弧室一体化固封极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产品将交流传感器及取电模块与一次本体深度融合,支持电量采集、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单相接地故障就地检测和隔离等功能。其产品特点有:具有远方/就地工作方式的自动切换;集高精度交流采样、短路/接地故障处置、线损测量、无线通信等于一体的超低功耗控制终端;集交流传感器、电容取电、真空灭弧室 于一体的固封极柱;基于接地电流基准突变暂态判据,结合三相电压电流、故障电流方向、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稳态判据,进行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区域研判及其就地隔离。该类型智能开关具有自适应综合型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不依赖主站和通信通过短路/接地故障检测和级差保护等技术,自适应多分支、多联络配电网架,实现线路故障选择性保护,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就地隔离,不影响非故障区域供电,可以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自2017年起在浙江省、福建省、陕西省等地区挂网运行,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关键词:
1183次浏览
产品

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环保气体绝缘)

发布日期:2019-09-26

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环保气体绝缘)是结合环保气体绝缘技术和一二次融合技术的产品,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在结构和功能上进行融合,融合后的成套设备能更好的实现控制、保护、测量和计量。主要是解决传统成套设备现场接线复杂,现场施工及运维工作量大;一二次设备接口不匹配,一二次设备厂家责任纠纷;IP防护及EMC性能低导致遥信抖动、设备凝露,全间隔高速录波功能实现困难等问题。

997次浏览
PPT

24kV智能开关柜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应用

发布日期:2019-12-06

项目研制了首套集测量、控制、监测、显示一体化,配永磁机构的24 kV智能开关柜并通过型式试验,实现了电量测量和控制信息网络化、控制保护及顺序操作数字化、程序化,开关柜状态自感知和自诊断等功能,填补了该系列产品的空白;提出了中新知识城配电网一次系统智能化实现方法,并探索了一条实用化的20kV配电网一次系统智能化模式,在国内外具备大规模推广价值。

871次浏览
PPT

便携式全景激光建图与三维激光Slam定位导航模块介绍

发布日期:2020-09-01

主要讲述了我司20年的移动测量发展历程以及在逐渐沉淀的行业地位。凭借20年的移动测量基础,详细阐述了我司在地图导航领域的发展成果及亮点。我们单位的背包侠产品可在无GPS信号的室内、室外或地下的环境中进行数据采集,在不损失作业效率的前提下获取系统作业轨迹、高精度点云等多种数据结果,通过3D SLAM定位建图算法生成厘米级点云地图,而机器人可使用该地图进行自主定位导航。同时,2015年我们正式开始投入机器人的研发,2018年研发定型,2019年全面推广,目前已有100多台的订货量,充分证明了我司在该领域的优势特长。

856次浏览
标准

电力接地系统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表电位测量技术导则

837次浏览
PPT

配电自动化深度建设阶段关键技术分析

发布日期:2020-11-02

从“端”技术应用、“边”计算应用探索、“云”数据高效利用三个层面逐次展开,对配电自动化深度建设阶段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一二次深度融合后,可以提升整体测量准确度、缩短整体动作时间;以线路为单位,做“边”计算可以简化定值整定过程,降低基层运维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提升断线故障、接地故障定位的准确度,减少停电范围,提高故障自愈效率。

关键词:
814次浏览
成果

发电机转子大轴对地绝缘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发布日期:2021-04-30

高速旋转的电机设备转子轴在正常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轴电压,如果轴电压的抑制和防护措施不得当,一旦形成回路,就会产生轴电流。较强的轴电流会产生电弧,使润滑状况迅速劣化并引起轴颈和轴瓦合金的电腐蚀,同时较强的轴电流还会带来严重的设备磁化,引起振动等故障,导致停机事故。 预防轴电压危害的重点在于防止轴电流形成通路,只要能形成有效的回路阻断,即可防止该问题的发生。因此电动机及发电机励端轴承与底板、轴承与油管间必须采用绝缘来阻断通路,由于轴电压通常很小(不高于10V),仅需要很低的绝緣即可防止产生电流。实际应用中,由于转子轴的另一端是接地状态,因此在不接地的一端通常采用双层绝缘( 见图1和图2),即轴承绝缘分成上下两层,中间夹一层金属板,金属板上面引出一-根导线连接到机外,便于测试绝缘电阻。 由于传统方法所测绝缘电阻实际上是轴承中间金属的绝缘电阻,只能间接反应转子轴的绝缘状况。由于转子轴端结构复杂,通常还有其他会与大轴接触的部件,如密封瓦、传感器等,该方法作为-一种间接测量方法,并不能完全反应实际情况,目前也并没有判断励端是否接地的直接测量方法。

708次浏览
成果

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

发布日期:2023-05-24

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是一种非侵入式微型电流测量装置,具有小体积、高精度、宽量程、宽频响、自取能、自组网、低成本、即贴即用等特征,适用于电网数字化转型中发、输、配、变、用等环节海量部署,全面采集电网基础运行数据。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采用磁阻传感芯片(TMR芯片)作为核心测量元件,支持集成电流监测、故障录波、谐波监测、无线授时、空中升级等特色功能,已用于智能变电站、配电房及户外线路的电流负荷监测。目前已实现量产供货,在粤港澳大湾区、广西、贵州等地规模化推广应用近1.6万余套,有力支撑了能源数字化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701次浏览
PPT

电力微型智能传感器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4-09-24

以电力微型智能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背景为切入点,分享了微型敏感元件、非侵入测量方法、传感取能与通信方法、高可靠集成应用技术等电力微型智能传感核心创新技术,介绍了微型智能传感器在电力输变配领域的工程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700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