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SOC的电池-飞轮混合储能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随着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比重逐渐增加,电力系统频率波动的风险增大。飞轮和锂电池可以优势互补,作为混合储能应用于电网一次调频中,有效解决系统频率波动问题。为了充分发挥飞轮和锂电池各自的调频优势,提出基于自适应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电池-飞轮混合储能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含正、负虚拟惯性控制和虚拟下垂控制的权重分配一次调频模型;然后,利用飞轮和锂电池SOC对一次调频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提高混合储能在SOC阈值附近的一次调频能力;最后,仿真对比各调频场景下文中控制策略与其他控制策略的调频能力及SOC恢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控制策略下储能系统SOC波动范围最小,电池不会发生过充过放,且系统频率波动不超过±0.2 Hz,可以提高电网频率稳定性。
储能实验系统
石化能源枯竭直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而新能源的不稳定特性使其大多无法直接并入电网或给负荷供电。储能已渗透到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各环节[1],发展潜力巨大,它将电能进行存储,一方面平抑了波动,另一方面使得能源在时间尺度上的平移变得可能,是新能源产业的支撑技术。储能的并网发电与多类型储能协调利用分别涉及到并网变流器和储能系统上层控制,对新型储能变流器算法及混合储能协调控制器算法的开发能够扩展储能系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为了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三部委联合制定了《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为推动我国储能产业和能源高质量发展做好引导。
基于风电场景概率的电热混合储能优化配置
为有效提高风电入网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风电典型场景概率的电热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案。首先通过场景分析,利用K-means聚类法将大量风机历史出力数据简化为6个典型出力场景,确定各场景发生的概率,其中聚类数目由肘部曲线法和Dunn指数法综合确定;其次提出电热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建立适用于多场景的风储联合系统模型;最后,以经济性成本最低与弃风量最小为目标,建立包含电、热负荷综合响应的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将场景概率以权值的形式加入到目标函数中,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和与其他储能配置场景对比,发现所提配置策略能够提高风电利用率约16.12%,同时减少系统综合成本约43.76%,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区块链下虚拟电厂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及收益分配
为促进新能源消纳,实现虚拟电厂的价值最大化,以风电商、光伏商和储能商为收益主体构建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交易。首先,构建区块链下的包含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风、光、储虚拟电厂结构;其次,基于区块链中共享的发电数据、用能数据和运行数据等参数,提出混合储能充放电策略和以混合储能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再次,以区块链应用程度、风险偏好、合作意愿及参与程度为因素改进Shapley值法,建立收益修正模型,并分析区块链下基于智能合约的收益分配过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及结果分析,验证所建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设计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基本要求、设计要求和安全风险。本文件适用于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
基于IGDT的含广义储能的独立直流微网日前优化调度
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与优化调度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提高其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降低源荷不确定性风险以及优化系统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含广义储能的独立直流微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构建含超级电容的混合储能系统,以降低蓄电池运行成本,将具备虚拟储能特性的柔性负荷与混合储能相结合,形成广义储能,充分发挥微电网系统内灵活性资源特性;其次,考虑系统风光荷不确定性,引入IGDT模型,在确定性模型基础上建立风险规避策略下的鲁棒模型和风险投机策略下的机会模型,从2种决策角度追求降低风险与最大化收益;最后,基于算例仿真分析,证明该调度策略在降低微电网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可量化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调度决策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参考性。
基于EWT的分布式光储PCC功率波动自适应平抑方法
分布式光伏在交流侧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PCC)汇流的功率有较大的随机性与波动性,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了基于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 EWT)的分布式光储PCC功率自适应平抑方法。首先,针对混合储能(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HESS)与分布式光伏接入PCC的典型场景,在分析EWT自适应处理波形的特点后,结合功率波动率与储能元件的响应特性,对PCC的光伏原始汇流功率进行EWT分解与优化修正,实现HESS的功率初级分配。之后为避免HESS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频繁越限,提出了一种主动功率补偿的SOC控制策略,通过主动改变储能的参考信号使其SOC在安全范围内工作。结合实际数据的仿真验证表明,该平抑方法能够自适应地实现光伏出力的合理分解与功率分配,在延长储能使用寿命的同时有效满足并网功率波动的要求,为平抑光伏输出功率波动提供了新思路。
光-蓄-储混合储能系统灵活性提升与容量规划
抽水蓄能电站是当前发展最为成熟、配置容量最大的储能形式,但其功率变化速率较慢,调节灵活性较为匮乏。电化学储能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储能设施,具备灵活的功率调节能力。本文的目的在于构建光-蓄-储混合储能系统,通过不同储能设施的特性互补,大幅提升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灵活性。本研究基于抽水蓄能的功率振荡区间描述机组的功率调节能力,并根据单台机组的功率调节能力以及多台机组的机组组合定义抽水蓄能的灵活性。考虑灵活性约束以及提升机组运行寿命的需求,建立光-蓄-储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规划模型。以山东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配置抽水蓄能10%容量的电化学成储能可以提升抽水蓄能系统灵活性40%左右,减少14%的机组发电启动次数。但在当前的两部制电价下,峰谷电价差需要达到0.5元/kWh以上电化学储能设施才具备盈利空间。
风储系统风电功率平抑与故障穿越的新型复合功率控制策略
为解决风电机组在风电功率平抑和故障穿越2方面的不足,针对基于混合储能的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提出一种同时兼顾风电功率平抑和故障穿越的复合功率控制策略。一方面,提出具有功率误差反馈环的改进型二阶滤波功率分配方法,实时修正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储能的功率响应指令,提高目标功率分配精度的同时改善跟踪控制效果,实现风电功率平抑的同时延长储能介质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提出网侧变流器(grid side convertor,GSC)和混合储能共同作用的复合功率控制策略,实时修正各控制量的功率响应指令并快速清除直流母线上的冗余功率,提高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使风电系统基本不受电网故障的影响。
一种基于混合储能的新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之后,能够规避分布式电源给配网带来电压闪变、谐波污染等一系列不利影响,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常规的微电网组网结构主要以交流微电网系统为主。近年来,随着用户直流负荷持续增加,以及光伏、电池储能系统等具有直流输出特性的分布式电源在用户侧的广泛接入,兼顾交/直流分布式电源并网需求以及交/直流负荷供电需求的混合型微电网成为工程的建设热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同时具有交流微电网与直流微电网的优点,可根据供电区域内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类型灵活选取组网方式,并且可以减少分布式电源的电能传输环节,降低电能传输损耗。由于交直流系统的帮合导致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的运行管理较为复杂,目前尚没有完善、标准的组网和运行管理模式,实际工程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并网/孤岛切换振荡难以抑制、交直流系统交互影响、对外联络线功率难以管控等难题。本成果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储能技术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组网拓扑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旨在解决交直流微电网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存在的上述难题,实现交直流微电网系统多模态稳定运行及与大电网间的协同调度,保障区域内交直流负荷的高质量电能供给及多样化分布式电源的高效利用,推动我国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及工程推广应用,加快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