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IRPAT模型的大连市全流程碳足迹溯源
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测算大连市2010—2020年的能源消费碳足迹,计算碳足迹产值、碳足迹强度及生态压力,并以大连市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及计算电力等重点行业的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1)从各能源类型来看,2010—2020年石油利用的碳足迹最大,煤炭次之,天然气占比最小;从重点行业来看,2019年电力行业最高,石化行业次之;大连的能源利用效率在2010—2014年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提高较快,碳足迹带来的经济价值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速,该阶段经济增长不依赖于化石能源;2)2010—2020年各种能源利用产生的碳足迹及其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煤炭利用所占的碳足迹比例逐年下降,石油与天然气与之相反。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创新优化技防措施 提升网络攻防实战能力
3月28日1时58分,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网络安全运行分析指挥中心监测发现某业务系统在1分钟内遭受恶意攻击2万余次。至2时01分,监控系统在3分钟内自动完成分析、预警、多个相关恶意攻击IP的封禁操作。值班员通过深入溯源快速锁定了攻击者身份,成功完成了反击。
超大负荷规模下复杂大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电网是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基础保障,电网安全关系国计民生。随着广东经济持续发展,广东电网已成为全国负荷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全球最复杂的交直流受端电网,电网安全运行面临在线分析计算效率低、低频振荡溯源难、风险感知与评估手段不足、实时调峰调频压力大等严峻挑战;广东地区台风、雷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给电网带来了巨大的安全运行压力;节能减排、电力市场化改革、粤港澳协同运行等对电网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调度系统面临极大的挑战,亟须突破超大负荷规模下复杂大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本项目属于电气工程领域,涉及电力系统、信息技术等专业。本项目突破了超大负荷规模下复杂大电网并行计算、风险感知、振荡溯源和精益调度等关键技术并完成工程应用。
“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消费信息溯源参考架构”国际标准草案获批立项
12月12日获悉,“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消费信息溯源参考架构”国际标准草案经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审查,获批立项。该标准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
电化学储能系统溯源编码规范
现代电力智慧配网微应用功能建设情况
该应用整合了调度、营销、数字化等多专业数字化系统数据,依托电网“一张图”和配电自动化系统,构建配网挂图作战体系,通过蓉城头条、蓉城鹰眼、蓉城慧服、蓉城医生和智慧保电五个微应用,全面实现场景化、全流程、分层分级管理。针对成都配网设备运行状态及潜在风险、中低压故障及影响范围、供电可靠性和客户用电服务质量等核心痛点、难点,靶向关注薄弱环节,优化错冗信息,强化分层分级溯源和穿透管理,赋能配电业务向指标管控精益化、态势分析可视化、电网运维智能化和业务管控工单化演进,构建“基层班组用图作业”、“专业管理用图监督”、“公司领导挂图指挥”的统一挂图作战体系。
直流输电能效计量及溯源关键技术与应用
直流输电输送了我国95%以上的跨区域电能,输电总容量相当于5.8个三峡工程装机容量。但目前直流输电系统缺乏有效的能效计量方法、高精度的直流计量及溯源成套设备和综合能效计量系统,因此在直流侧尚未开展电能计量,只能通过直流输电系统两端交流侧电能分析系统整体能耗,导致整个直流输电系统能耗是一个“黑匣子”,无法准确计量分析直流输电系统的能效水平。因此,亟需解决直流输电系统能效计量领域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系统能效精准计量,推动直流输电系统进一步发展。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项目取得了直流输电系统能效计量及溯源重大关键技术突破。 项目制定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1157-2018《直流电流互感器》等技术标准4项,规范了我国直流输电系统直流计量检定试验工作。项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1项,软著4项,发表论文19篇,其中EI检索7篇,研制设备26套,开发系统及平台2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认为:该成果在直流输电系统能效计量及溯源技术同类研究中,整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