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基于膜法的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
本技术针对基于膜法的火电厂废水处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开展研究,研发了全膜法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路线和各工艺段的核心技术及装备,提出了“预处理+膜分盐浓缩+结晶”的全膜法工艺路线,突破了零排放系统受制于烟气或蒸汽、水回收率难以提高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废水零排放完整工艺路线的空白,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形成了火电厂全膜法废水零排放、资源化回收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零排放系统占地面积大、水质适应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水回收率低、盐离子未资源化利用、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截至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十多个废水零排放工程。促进了电力行业的科技进步,被人民网、中国能源报、国资委官网等称为“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引领者”。
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经济性评价导则
数字化水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试验
以河南大唐巩义“上大压小”新建工程数字化水岛EPC工程(以下简称:巩义水岛工程)为试点工程,创立电厂水务管理的全新模式数字化“水岛”(是通过对电厂物理和工作对象的全生命周期量化、分析、控制和决策,提高水岛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数字化水岛既不是一个项目,也不是一个软件或系统,而是一种理论和方法。这一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对象是电厂的物理对象和工作对象,其方法是从整个生命周期出发研究如何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控制和决策,在工艺上对火电厂的各类供水、用水、排水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平衡和优化设计,使水资源在电厂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达到一水多用,阶梯使用,提高重复用水率,降低耗水指标,减少污水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在控制上采用现场总线技术,通过数字化通讯方式采集工艺上的各智能仪表、设备的现场设备信息,实现系统诊断、维护及对水岛各工艺系统的监控,确保每一系统的用水排水的水质水量满足运行要求,并进行全厂的水量计算和平衡,实现在线水平衡,通过水平衡管理技术对整个水系统的水量平衡进行分析、指导控制,从而实现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
火电厂烟气脱硝(SCR)装置检修规程
高水分褐煤流动性离散元数值模拟
目的 由于火电厂实际运行下使用的均为高水分褐煤,输送煤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堵塞以及黏附等问题。因此,利用EDEM软件对该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方法 通过对现场煤样考察分析,模拟过程中主要对煤的粒径、水分以及流动总量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对煤的流动性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后,将流动速度以及颗粒之间作用力进行对比,得到各项因素对煤流动的影响。 结果 造成堵塞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煤的粒径过大或过小导致在仓体流动过程中其自身颗粒与颗粒之间发生相对作用;其次,煤在仓体流动过程中,随着煤量增加,其流动状态由整体流动转变为中心流动;最后,煤的含水率是最主要的因素,其不仅影响自身黏附性,还会引起自重的增加,所以水分过大会引起流动缓慢,进而发生堵塞。 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解决燃煤电厂堵煤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3部分:汽包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
火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在线仪表运行维护导则
火电厂末端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