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发展与改革报告(2024)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在风高浪急中展现强劲韧性,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5.2%;经济规模超126万亿元,人均GDP达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2023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稳定,经受住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要时段考验。2023年新增电力装机约3.7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的占比过半。全年全国发电量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5.7万亿千瓦时,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有效运行,初步形成了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电量电价回收变动成本、辅助服务回收调节成本的煤电价格新机制。
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
宏观环境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疫后修复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加快,能源需求刚性增长的同时,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能源利用结构更为清洁;我国人口开启负增长阶段,但人口规模对能源消费的托举作用长期存在,城镇化和老龄化助推能源消费电气化、智能化转变;碳排放双控、绿电消纳、油气体制改革等政策出台完善,着力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可再生能源增长与替代;我国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越煤电,CCUS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进入示范发展阶段,科技进步为能源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山东电力市场2023年五大主要变化
今日,山东省向全体电力市场主体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省电力市场交易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2022年,煤电大省山东跑在了其他省份前面——进行了全年连续电力现货结算试运行;鼓励集中式新能源电站参与中长期和现货结算;全国首开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等。
燃煤电厂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分类规范
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
深度 | 再谈“双碳”目标下 煤电定位、转型路径与实施机制
在“双碳”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煤电的近、中、远期该如何定位?如何有序退出以保障“双碳”目标实现?煤电的清洁、减量发展,需要怎样的体制机制确保有序转型?
湖南省电力行业碳达峰时间与路径研究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加之电能替代红利释放,电力需求保持中高速增长。虽然煤电正逐步退出电力供给侧主导地位,其基础电源定位长期保持,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增长依然较快。电力行业持续推进清洁低碳转型,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比例不断提升,系统所需平抑其波动性与随机性的灵活性资源紧缺。湖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用电需求重心逐步向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发生转移,负荷呈现尖峰化、双峰化特点。面对电力部门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电力部门如期实现碳达峰也面临较大挑战。本研究报告系统分析了湖南省电力行业碳达峰基础,客观研判了电力行业碳达峰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合湖南省省情省况的混合测算模型,重点测算了湖南省电力行业碳达峰的达峰年份和峰值。以减碳降碳资源为基础,从煤电转型优化、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外电入湘”清洁供给、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多元电源优化互补等五个方面分类规划了碳达峰具体实施路径,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助力湖南省电力行业2030年前如期实现碳达峰。
脱硝催化剂制造及再生技术
国内外燃煤电厂普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进行烟气中氮氧化物(NOx)的减排。SCR技术的核心是脱硝催化剂,可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将燃煤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还原为无害的N2和H2O。大唐南京环保的脱硝催化剂制造技术,是通过辊轮将催化剂膏料涂覆在不锈钢钢网上,经干燥、剪切、组装、煅烧后制得脱硝催化剂。催化剂具备优良的脱硝活性,以及优异的抗飞灰堵塞、抗磨损和抗中毒性能,特别适用于我国燃煤锅炉煤种不稳定、燃煤烟气气氛复杂等情况。针对使用后失活的脱硝催化剂,大唐南京环保采用再生技术,通过“物理清灰-湿法清洗-选择性浸渍-干燥-煅烧”工序,将失活脱硝催化剂恢复到新鲜催化剂活性的95-105%。
燃煤电厂灵活性改造性能试验方法 第1部分:水罐蓄热系统
百矿集团德保基地(铝厂+电厂)数字孪生项目
自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设立广西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以来,百色市致力于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实施以及区域电网建设推进。面对构建完整精深加工铝产业链条的目标以及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求,本项目充分应用智能物联、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并依据现有生产线的生产逻辑、工艺流程等自主搭建契合电厂+铝厂的完整指标体系,为位于广西省百色市的吉利百矿集团有限公司打造了集“基地-工厂-车间-产线-设备”的全域数字孪生管控平台。平台系统通过数字孪生镜像能力对基地进行点位映射,以全场景可视化的方式还原呈现基地运行状态;通过实时监测预警、第一人称漫游巡视、模拟仿真、故障诊断预测等核心功能为电铝产业向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高效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