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等4项标准研制及应用
项目研究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共申请发明专利30项,获授权16项,发表论文19篇,获软著3项。相关科技成果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研究成果获多项电力系统内一等奖。 项目实现了以标准带动应用,以应用催生市场,从市场创造需求,由需求引导技术创新与进步的完备“垂直域”生态圈,项目实施后在电力系统全面推广应用,指导变电站网络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设备选型、运行维护、质量监督等工作,推动自主可控交换芯片及交换机产品研制及应用,近3年相关产品产生经济效益超13亿元,利润超2.5亿元,实现变电站网络设备100%国产化,相比进口设备节约投资成本约40亿元。
电力应急救援作业培训教材
随着电力工业不断发展,电力应急相关岗位人员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组织行业内优秀电力应急救援专家,结合现场实践经验,编写《电力应急救援作业培训教材》一书,系统地为电力应急相关岗位人员介绍了电力应急救援基础技术、电力应急救援综合技术、电力应急救援场景及其应用等方面内容,为电力应急岗位人员提供理论与实操方面的专业指导。本书是一本基于电力应急作业人员的岗位需求,依托电力应急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标准开发的,满足电力应急作业人员技能培训需求的高质量教材,内容包括电力应急救援基础技术、电力应急救援综合技术和电力应急救援场景及其应用三部分,内容丰富,讲解细致,易于理解,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购书联系人: 卜微微 15910835766 张雪亮 13466440240
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功率补偿技术随着电力系统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负荷的多样性而不断进步。电力系统发展到现在已出现三代无功补偿技术;同步发电机补偿、同步调相机补偿、并联电容器补偿、并联电抗器补偿,属于第一代补偿技术;基于自然关断晶闸管技术的SVC(相控电抗器(TCR)、磁控电抗器(MCR))属于第二代无功补偿技术;基于IGBT、IGCT等大功率可控器件的补偿装置SVG(Static VAR Genarator)属于第三代无功补偿技术,不再采用大容量的电容器、电抗器,而是通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开关(IGBT)实现无功补偿的变换。
IEEE 电力通信标准年度进展&规划
IEEE PES COM/PLC标准委员会2024年重点完善了电力行业F5G有线,5G无线回传,电力HPLC载波,物联网规约和固网无线接入系列标准的编制和修订。电力通信创新技术分委会将重点建设的电力工业自控物联网络标准体系,为电力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提供标准框架,2024年在F5G算力网络光网硬管道fgOTN及fgOTN PTMP专线标准、5G电力自建无线回传网OSU标准、营销双模HPLC标准中建立了适合电力的标准体系。
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领域创新性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北斗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卫星升级、终端芯片技术也日趋成熟。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总体思路分步实施,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逐步摆脱对GPS的依赖。电力工业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有必要逐步从GPS转向北斗高精度定位。南方电网五省区输电线路分布广,自然环境恶劣,尤其超高压柳州局所辖线路地理环境复杂,部分主网架区域处于完全无网络覆盖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以往无人机开展输电线路巡检作业轨迹定位主要依赖GPS定位,虽覆盖范围大,但对于输电杆塔精细化巡检并不满足高精度定位要求。 本项目总体思路是基于北斗卫星定位,采用统一的航迹数据采集标准,实现航迹点的可视化立体编辑,大幅提高无人机电网巡检的适用范围、效率和数据采集精准度,为后续电网缺陷的自动识别提供可靠数据基础,并解决巡检缺员、成本高、效率低、巡视要素有限等问题。本项目总体技术框架是基于北斗高精度三维点云数据,采用人工智能航线规划/缺陷自主识别两大平台,实现输电线路六大传统业务的应用,为电网提供数据支撑,从各个环节提升输电运维质量。
电力机器人电磁兼容试验检测技术及可靠性提升
阐述电力机器人电磁兼容的基本理论、测试方法与改善提升方案。首先分析电磁兼容的运行机理,介绍其组成要素,阐述当前的主要标准要求;然后介绍当前电力机器人电磁兼容的主要测试项的测试接线及方法;进而针对典型电力机器人电磁兼容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从电路设计、屏蔽、接地和滤波四个方面给出具体改善提升方案;最后将简要介绍电力工业电气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的基本情况。
一种新型线缆配线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化运用越来越高,实现了无人值守变电站,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变电站的数据传输和信号指令,它都是通过变电站内许许多多的二次线缆来实现。 智能变电站的可靠、安全、稳定运行都与二次线息息相关,但在二次线安装及放置及线缆配置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变电站柜内预制光缆及尾缆,安装位置随意,安装方式多样,安装混乱,严重影响了环境和美观。由于安装混乱,导致在设备调试及故障查找时,不能准确、快速的在几十条线缆中查找所要查到线缆,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及快速恢复。塞在屏柜内某个角落里,使用很不方便。光缆尾纤有其固有特质,不能像麻绳一样随便乱扎乱放,超过其最小弯曲半径了,就会折断或折弯后不可恢复,该条备用芯就报废了,需要进行更换和安装,这样耗力、耗时、同时会造成资金的浪费。 鉴于以上间题,我项目组研发了一种新型线缆配线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十四五”电力二次设备检测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宏观经济层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工业、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从而催生更多的检测需求,电力设备检测行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