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条 电容电流
PPT

高精度小电流接地保护应用案例介绍

发布日期:2019-07-02

举例说明了高精度小电流接地保护在实际项目中的多项成功案例,顺利通过国网专家组织的测试,验证了该装置可以在不同的电容电流的工况下准确检测电缆弧光接地故障。

关键词:
860次浏览
PPT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全流程处置方案

发布日期:2023-11-14

介绍河南公司接地故障全流程处置方案,覆盖故障消弧、站内选线、区段隔离及离线定位等全环节。通过开展消弧线圈及电容电流在线监测、推进站内选线与站外配电自动化选段隔离相结合、编制主流厂家接地保护定值整定原则、推广离线高效定位技术以及制定各环节配套管理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河南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置能力。

596次浏览
成果

750kV输电线路行波保护技术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4-05-29

随着我国超、特高压输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超、特高压输电网已经成为我国电网的骨干网架。超、特高压输电的主要特点是: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线路波阻抗小;输电距离长,分布电容电流大;使用并联电抗器限制过电压;使用串补电容器用于增大输送容量。

关键词:
434次浏览
论文

基于长周期暂态信号分析的电机驱动变换器直流母线电容在线状态监测

发布日期:2024-08-20

直流母线电容作为电机驱动变换器中最薄弱的元件之一,其老化会导致系统故障的概率增大,因此对电容老化进行在线监测至关重要。针对现有监测方法存在经济性差、采样频率高、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周期暂态信号分析的电容在线监测方法,用于估计电机驱动变换器直流母线等值串联电容(equivalent series capacitance, ESC)。首先,根据系统负载切换过程建立共节点感-容等值暂态模型,分析长周期暂态信号特点。其次,推导基于长周期暂态信号的在线监测模型,确定监测程序启动判定条件。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重构的电容电流基线校准方法,消除传感器零漂影响,提高监测精度。最后,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出方法的监测精度满足电容监测的要求。

338次浏览
标准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测试规程

288次浏览
成果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无功补偿技术

发布日期:2019-05-24

随着城市地下电缆配电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缆容性充电电流引起的轻负荷期的电压升高问题日益引起重视。10kV三芯带铠电力电缆与架空线相比,其对地电容电流是架空线的30~100倍。电缆比例的提高,显著加大了供电系统的对地电容电流与相间电容电流。《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6.2条要求对进出线以电缆为主的220KV变电站应配置相应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但现阶段解决此问题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固定式电抗器补偿电容电流,不能根据系统的实时情况进行动态调节,设备利用率较低,而且电抗器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负载损耗较大。用于配电网的意义:随着城市地下电缆配电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缆容性充电电流引起的轻负荷期的电压升高问题日益引起重视。《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6.2条要求对进出线以电缆为主的220KV变电站应配置相应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如果在配电网上装设感性无功发生器,可针对变动比较大的负荷(如为电气化铁路供电的变电站,风电、水电等间歇性波动较大能源接入的变电站等)进行快速有效的动态无功补偿,对电压波动、功率因数及谐波进行综合治理,在有效的改善电能质量的同时,可取得明显的节能降耗效益。用于配电网的意义∶随着城市地下电缆配电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缆容性充电电流引起的轻负荷期的电压升高问题日益引起重视。《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6.2条要求对进出线以电缆为主的220KV变电站应配置相应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如果在配电网上装设感性无功发生器,可针对变动比较大的负荷(如为电气化铁路供电的变电站,风电、水电等间歇性波动较大能源接入的变电站等)进行快速有效的动态无功补偿,对电压波动、功率因数及谐波进行综合治理,在有效的改善电能质量的同时,可取得明显的节能降耗效益。

关键词:
179次浏览
论文

海上风电交流电缆空充谐振事故分析及应对方案

发布日期:2024-12-12

相同条件下高压交流海缆对地电容是架空线路的20倍以上,在海缆空充时容易出现谐振现象。针对一起海上风电500 kV交流海缆空充过程中出现谐振并引起线路差动保护误动的事故,分析故障录波数据,根据电路理论分析海缆空充过程中的谐振机理,并通过仿真验证指出事故原因为:长距离高压交流海缆接入弱系统导致海缆空充过程出现低于1.5倍工频、高幅值的谐振过电流,经保护装置电流补偿后仍存在较大容性谐振差流,造成差动保护误动。结合工程情况,提出优化保护装置电流二次回路接线、根据系统工况和线路电容电流大小动态调整差流动作门槛的应对方案。最后,通过RTDS闭环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140次浏览
成果

多元化电力接地补偿技术在配电网中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7-05-12

本项目发明了一种配电网快速调式消弧线圈装置,主要解决传统自动调式消弧线圈调节速度慢,且需要安装限压电阻等缺点。其利用控制器对晶闸管阀的控制,实现对消弧线圈可调部分的精确调整,快速补偿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电力电子开关的响应速度远远高于机械开关。装置无需限压电阻,避免了限压电阻选择的麻烦和带来可靠性的降低,并可以方便对已使用的机械调画式消弧线圈进行升级改造,只需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装晶闸管阀和控制电路即可。提出了一种对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兼容性分析的方法。针对配电网混合系统进行分析,且对两种接地系统联络后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进行分析。以乌鲁木齐市开发区站、铁西站和骑马山站的实际参数为依据,运用系统仿真软件PSCAD建立混合接地模型,进行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三个站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并提出电阻接地系统的有效保护方案,混合接地方式下的保护改进方案及运行意见,提出了一种对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兼容性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的配电网最佳接地电阻选择方法,电阻值的合理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内容,为了保证设备、人身安全,按照前述要求,在接地电阻不大于0.59的变电所一般不存在问题。在接地电阻不大于40的用户受电配电所故障电流不易超过150A。

125次浏览
论文

基于故障分量时频突变特征的海上风电直流升压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发布日期:2024-10-18

直流汇集送出系统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和无需无功补偿等优点,是未来远海风电场汇集送出的发展趋势。然而,相较于陆上架空线,送出海缆分布电容明显,区外故障时,长海缆分布电容电流使得线路两侧电流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易导致基于暂态量的传统纵联保护误动作。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故障分量时频突变特征的纵联保护原理。通过分析直流送出线路、换流器的暂态电流频率特征,考虑区内外故障时两侧暂态故障电流的频段差异,选择合适的保护应用频段。利用小波变换对故障电流进行时频变换,通过Wasserstein距离构造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解决了区外金属或低阻故障时基于暂态时域量的纵联保护误动作问题。在半实物仿真平台(real-time digital simulation, RTDS)中搭建海上风电直流汇集送出系统模型,对所提保护方案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法能够可靠识别区内外故障,保护动作时间小于5 ms,耐受过渡电阻达300Ω,抗噪声能力达20 dB。

75次浏览
标准

电容电流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

59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