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芯片与芯粒技术白皮书
对于我国而言,集成芯片技术对于集成电路产业具有更加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的一些先进装备、材料、EDA以及成套工艺等方面被限制,导致我国短期内难以持续发展尺寸微缩的技术路线。集成芯片技术提供了一条利用自主集成电路工艺研制跨越1-2个工艺节点性能的高端芯片技术路线。同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具有庞大市场规模优势,基于现有工艺制程发展集成芯片技术可以满足中短期的基本需求,并可借助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刺激集成芯片技术的快速进步,走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特色,并带动尺寸微缩路径和新原理器件路径的共同发展。本技术白皮书邀请了集成芯片与芯粒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详实分析了集成芯片的技术途径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在集成芯片领域的基础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希望能够为技术规划、技术攻关、产业政策等提供参考。在撰写过程中,有很多未尽之处和编委们的知识所限,也请批评指正。
“伏羲”电力专用芯片
“伏羲”芯片是我国首款国产指令架构电力专用芯片,采用C-sky指令集、玄铁系列内核,设计、流片、封装、测试全链条境内实现。芯片采用“CPU+DSP+专用算法计算引擎+安全计算引擎”的多核异构芯片架构,内嵌国密算法硬件电路,首创嵌入式电力专用算法计算引擎,可实现对IEC-61850的数字化协议的高效并行处理,效率提升2个数量级,芯片整体计算性能相较竞品提升50%,网络风暴抵御能力提升60倍。目前,已有30家终端厂商基于“伏羲”芯片研发数百款工控装置,已在变电、配电、计量、新能源、电力物联网等领域实现验证并规模化应用。
一种便携式中置开关柜断路器检修省力装置
10kV移开中置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简称“中置柜”广泛应用于配电系统,主要用于接受、分配电能,并对电路实现控制保护、监视和测量。其数量众多,据统计,贵州电网公司运行的10kV中置柜约万台,配网运维检修工作繁重。中置柜中最重要设备断路器,因断路器的真空泡更换、断路器进出小车丝杆的卡涩处理等运维检修工作时,需要将中置式断路器抬升悬空,将底盘车从中置式断路器本体上拆离,真空断路器或SF6断路器重量在200kg以上,取出断路器传统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用吊臂进行提升,利用吊车或带有手拉(扳)葫芦及吊架,这些装置大型且笨重,需动用资源较多,又或工器具不便于携带,费时费力;二是用人力将中置式断路器从手推车上抬下,将其侧放在平面上,开展拆卸底盘车的工作。约需要六个人,并且侧放的中置式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尺寸的测量以及检查更换断路器零件时不方便、不规范,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易造成设备的碰损、人员的人身伤害。由于传统的工器具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存在着设备及人身安全隐患,不能快速修复断路器供电,已成为行业内中置式断路器运维检修过程中的普遍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本项目特提出一种便携式中置开关柜断路器检修省力装置。
城市电网数字化应急保供电应用实践
传统的应急保供电体系依赖于生产、调度、作业旧模式,面对高级别、大范围的保电任务,不得不启用传统的人海战术,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学习借鉴进博会、青奥会、冬奥会的优秀经验,积极响应国网公司数字化转型号召,率先尝试构建了“设备全面感知、任务全景在线、资源全域调配、指挥全局管控”的数字化保电体系,以保电路径为逻辑主线,实现了“用户”、“配电”、“变电”、“输电”四个全景互联互通,“巡检”、“抢修”两个管理智慧升级,保障应急决策精准穿透、各专业高效协同,确保高质量完成保电任务。
基于暂态电磁场特征的GIS开关绝缘故障诊断技术
辐射电场测量系统由电场传感器与光接收机组成。由棒状电小天线感应电场信号,利用宽带运放组成的调理电路来处理信号,并将该信号调制在激光器上输出到远端的光接收机,光接收机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至示波器中。电场传感器采用金属外壳进行屏蔽,且测量系统间采用光纤连接,因而该系统不易受到电磁环境干扰。 提出了包含幅值、前沿、振荡主频及阻尼因子等在内的G引S开关暂态辐射场特征参量表征方法:提出了依据暂态辐射场电场脉冲裙的高频脉冲个数和电场脉冲特征频段的小波包分解能量来实现对开关早期绝缘缺陷故障诊断方法:研制出基于开关暂态辐射场测量的G1S绝缘故障诊断系统。
配网线路无工频续流放电间隙装置
全面打造--流现代化配电网,国家电网领导提出,必须紧紧围绕“可靠性高、互动友好、经济高效”的目标。配电网的雷电事故约占整个电力系统雷电事故总数的70%~80%,因此须加强配电网的防雷工作,才能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为减少线路过电压造成的跳闸事故,在线路建设过程中一般采用架空绝缘导线和提高线路绝缘子的绝缘水平。架空绝缘导线提高了电网绝缘性能、安全性能,但却带来了新的雷击断线、跳闸、绝缘子闪络等问题,提高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容易导致雷击过电压沿导线危及变电站或配网台区设备,严重威胁配网电路安全运行。 目前,10kV线路上大多采用安装无间隙避雷器的方式避免雷害,实现对线路的保护。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能有效截断工频电流、限制雷电过电压,但存在缺陷:必须长期承受工频电压,引起氧化锌阀片老化,使避雷器寿命缩短,影响其保护性能。若土壤电阻率高, 线路杆塔接地不良,在出现过电压时,线路上的避雷器不能彻底有效地释放大电流,就会形成工频续流在线路中振荡,从而造成线路上的电压上升,危及安全。 本项目所研发设计的无工频续流放电间隙装置,安装方便灵活,不受现场环境制约,放电间隙由支撑绝缘子固定,无需现场调节。装置应用于配网输电线路,通过放电间隙和工频限流器的配合,将瞬间的雷击能量通过间隙放电和限流元件平稳释放,防止工频续流产生,有效保护线路及线上设备;避免了常规避雷器因雷击产生的大电流通过不合格接地产生的瞬间高压对线路及设备的反击,同时通过“疏导”方式将雷击着弧点引到放电间隙,有效防止雷击产生的绝缘导线断线事故的发生。
DJSF2699型单相电子式直流电能表
一、技术(产品)总体描述 直流电能表主要用于直流电能测量和计量,高电压等级大负荷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精准计量。多种供电工作方式,具备多种通信协的高可靠性、精准直流计量产品。 二、技术性能指标 1、高精度直流电能量计量功能; 2、具有电压、电流、功率等直流电参数测量功能; 3、具有分时计费功能,费率参数可设置; 4、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 5、具有丰富的液晶显示和掉电显示功能(显示项目可设置); 6、支持多种冻结功能、事件记录功能及报警功能; 7、具有一路RS485接口,同时支持面向对象的用电信息数据交换协议和 DL/T 645—2007通信规约; 8、安装方式支持:壁挂固定式和导轨固定式。 三、应用领域 1、直流充电桩和充电机领域; 2、直流系统测量及计量领域; 光伏直流测量和计量领域
新一代电动汽车ChaoJi充电技术及标准化进展
新一代的ChaoJi充电技术路线发端于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需求,现已发展成为面向下一代的传导充电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是一套包括充电连接组件、控制及导引电路、通信协议、充电系统安全、热管理等的完整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技术路线。ChaoJi技术解决了国际上现有充电系统存在的一系列缺陷和问题,适应大、中、小功率充电,考虑了充放电及车网互动要求,满足家用及各类公共充电场景,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现有2015版标准不满足基本电击防护(IPXXB)要求、不兼容未来的通信升级等固有缺陷,为世界提供一个统一的、安全的、可靠的、低成本充电系统解决方案。中国牵头主导的ChaoJi充电接口、车辆适配器已经纳入国际标准,为未来ChaoJi成为具有全球兼容性的通用标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