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供电所 360°监督体系建设与实践
湖北电力以战略为指导,构建“专业监督不缩手、纪检监督不放手”的“大监督”格局。以突破基层供电所管理瓶颈为切入点,以“源头管控、防微杜渐、放管结合”为原则,以“三化”为路径,以“三升级”为目标,以“五个一”为载体破解“五难”困境,构建基层供电所360°监督体系。一是以“三化三升级”为指引,开展顶层设计。梳理问题风险,锁定基层供电所“五难”困境。优化组织保障,形成有效监督合力,确立“三升级”目标,明晰“三化”实施路径,科学设计“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立体监督架构。二是以“五个一”破解“五难”,推进精准化防控。通过“建一个风险库、绘一组运行图、织一张监督网、立一批制度流程、创一套管理机制”,破解基层供电所的“定位难、执行难、监督难、开支难、落地难”困境,推进廉洁风险精准化防控。三是以“多规合一”为基础,开展差异化实践。针对乡镇、园区、城区三类供电所因管理模式、业务性质、服务对象等不同而导致廉洁风险点的不同,开展差异化实践,确保项目的实效性、精准性。四是以“三阶段论”为支撑,螺旋迭代形成长效化机制。以“先僵化、再固化、后优化”为思路,通过标杆学习、夯实管理平台、应用进化工具进行迭代升级,形成持续优化提升的良性循环。项目所应用的创新管理方法,目前已在系统内进行推广实践,范围涉及湖北电力所辖市县公司等。项目荣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度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成果经验在多家媒体刊载,受邀在国网系统进行经验分享、到地方纪委监委进行交流。
电网建设项目环保全过程管理研究与创新
国网公司以环保全过程(规划、可研、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退役)管理为主线,明确各环节管理内容、目标及规范,建立管控机制,打造监督体系,加强环保宣传沟通,推进环保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实现环保领域协同联动的全过程精益化管理,通过推广实践和完善,保障和促进电网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本项目立足于环保监管日趋严格的复杂形势和电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以环保全过程(规划、可研、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退役)管理为主线,明确各环节管理内容、目标及规范,建立各阶段环保管控机制,打造全过程环保监督体系,加强环保宣传与对外沟通,推进环保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实现环保领域协同联动的全过程精益化管理,通过推广实践和完善,保障和促进电网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独创监督新模式-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面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海量业务数据和企业内外部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如何实现有效的内部监督,促进依法治企,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监督机构进行高效监督和发挥监督职能亟待探索解决的难题。 2017年南方电网公司对贵州电网公司开展“机动式巡视”工作,受其运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发现营销问题的方式触动,公司开始探索数字化治理的应用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2018年公司以营销域为试点在南网公司范围内首创了审计营销联动业务部门自主排查整改风险的工作机制并取得一定成效。2019年公司在试点基础上将联动机制创新拓展为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 该项成果主要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理论,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以控风险、促发展,风险真实、权威高效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数据获取-比对-分析为手段,针对公司营销、生产、基建、财务、物资五大业务域“权重大、风险高、可识别”的重大风险事项进行风险模型创建和固化并实施有效管控,打破监督与业务的对立关系,促进全面风险管理各道防线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监督工作模式持续变革。 本项目构建了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的内涵、目标、思路、内容、实施、保障体系。通过“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6+2+3”(即六项举措建机制、两条保障促落地、三个步骤推应用)的实施过程,确保构建思路得以落实、推广应用按期推进、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本项目以“搭建内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平台”为手段强化各业务领域自我监督、自主改善,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合力和服务作用,实现了四个创新点,即:创新打破监督与业务的对立关系;实现了“智慧监督”、“数字监督”;实现了持续监督和全覆盖监督;首创“双轮驱动”风险管控信息系统。 目前已在全省10个地区供电局和7家综合性分公司全面推广应用两年,涵盖财务、生产、基建、物资、营销五大业务域和审计、监察、法规监督体系。累计实现57个数据模型开展应用筛查,共计发布异常数据38911条,确认问题27354条,整改完成25203条;同一风险异常数据总量期末与期初比平均下降23.13%;
贯通监督工作机制 提升企业治理效能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调峰调频专业运营公司,在建项目27个,运行电站27座,分布在20个省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新源公司相继开展了巡察、纪检、审计、协同监督等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各自作用,但仍需要深挖监督潜力,贯通监督工作机制,形成覆盖全面、协同高效的体系,促进各方面监督工作各司其职、衔接顺畅、贯通融合、系统集成,既增强专项监督作用,又提升综合监督效果,破解监督难题、提升治理效能,保障企业安全健康高质量发展。发挥专业优势,优化协调协同机制。着力构建巡察、纪检、审计、协同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工作体系,增强专业监督动能。创新开展“一托二”巡察模式、开展廉洁风险防控“析讲评”以及纪委书记“下一线”活动,拓宽发现问题渠道。探索形成了具有新源公司特点的四种问题线索核查方式,做细做实纪检监督,严格纪律约束;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建设“全过程跟踪”“数字化”审计模式,拓展审计监督广度,保障经营质效;坚持将职能部门协同监督与廉洁风险防控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职能部门专业优势。突出同向发力,完善系统集成模式。克服新源公司点多面广、管理链条长、历史沿革复杂等问题,创新错位监督、专项监督、组合监督、交叉监督“四种方法,打通各项监督之间的专业壁垒,充分发挥了“大监督”合力,进一步提升了监督效能。强化系统保障,支撑科学高效体系。建立了涵盖体系、人员、技术、智库等全方位保障机制,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强监督队伍、运用“互联网”技术、借助智库资源,确保监督体系完善、队伍专业、手段先进、探索科学,有力保障了监督体系高效运转。 贯通监督工作机制消除了监督深度、广度和力度受限的瓶颈,形成了监督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良性机制,经济效益与管理效益显著。推动制定修订制度112项,完善了制度流程,弥补了企业管理漏洞。通过贯通监督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落实优化抽水蓄能运营模式、基建管控模式、抽水蓄能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抽水蓄能混改、研究推进上市等一揽子措施,助推了新源公司跻身国家电网主导产业范畴,实现了安全健康高质量发展。贯通监督工作机制相关经验和做法得到多方认可,打造了“廉洁新源”名片。
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下供电服务监督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成果研究为推动营销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引入客户视角视角评价营销服务质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客观呈现公司系统全口径客户诉求概况和客户视角下营销各专业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从内部视角开展电力营销全专业风险监管,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做精做实内部营销经营与服务风险的事前预警防控,全面增强营销业务智慧监督分析能力。通过构建客户视角、第三方视角与内部视角交叉可印证的3D立体式供电服务监督体系,通过算法引入发现并规范了在管理过程中的隐性事件。自成果应用至2020年底,满意度较应用前提升3.46%;成果通过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科技成果鉴定,认为项目成果全面提升了供电服务管理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获得国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
国网山西电力加快数字化安全监督体系建设
山西电网今年的现场作业数量与2021年相比增加24.1%,其中高风险作业现场占37.2%。国网山西电力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深化安全风险管控监督平台应用,加快数字化安全监督体系建设,今年已远程督查现场3.3万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400余项。
南方电网公司人身风险立体防控体系研究与实践
南方电网公司探索建立了人身风险立体防控体系,形成了部门横向协同,管理纵向穿透的人身风险管控格局。2020年公司系统首次实现“零”人身死亡事故,为历史人身风险管控最好水平。在安全责任制落实方面,建立了基于安全职责数据库的责任制落实套路,实现了人人明责知责尽责担责。首次建立了全员安全职责数据库,实现了人员安全职责的精准查找,解决“明责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安全职责到位评估机制,对各级各类人员履职尽责状态全面掌握,解决“查责难”的问题。基于安全职责到位评估结果,针对性优化安全职责管控策略,实现差异化精准问责,解决“问责难”的问题。在作业风险管控方面,构建了“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立体管控机制,实现了各层级各业务领域风险联防联控。通过建立系统性作业风险评估体系,制定各专业领域作业风险评估标准,实现作业风险的精准定位。基于作业风险管控策略与风险等级匹配的原则,形成立体化作业风险分级管控机制,高效协同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以各层级监控中心为基础,建设了多层级全覆盖的监控平台,逐步打造全网作业风险透明化监督。在安全监督方面,首创“现场+视频+数据”综合监督模式,实现了从作业到管理的风险全方位有效监督。基于历史事故违章数据,构建了多维度事故违章数据库,有力支撑作业风险揭示。不断提升全网作业视频监控覆盖率,逐步实现监督可视化。创新“线上+线下”安全督查方式方法,综合应用信息系统督查、视频监控督查、作业现场监察等方式方法,推动安全督查模式从线下督查为主逐步向“线上+线下”综合督查转变。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方面,搭建了“装备+系统+平台”技术支撑体系。深入推进人身风险防控装备研究,试点部署智能摄像头、电子围栏、智能穿戴设备。推进高风险作业机器人、人身安全防护装备研制,深度应用信息化安监系统,实现了对作业风险全面感知及风险防范。推进电网管理平台安全监督管理模块建设,加强了与生产、基建、调度、营销等专业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力度推动人身风险防控数字化转型。
电网企业基于数据驱动的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依据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对电网企业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要素进行系统、规范、科学的统筹和设计,建立作业现场安全管控平台(以下简称“管控平台”)集成各类作业现场数据,驱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高效运转,构建了覆盖省市县各级电网、各级业务部门和班组的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实时监控作业计划、作业现场施工环境、作业条件、到位履责等情况,及时制止习惯性违章、不文明施工等常见问题,实现了作业计划全监督、作业风险全管控、作业过程全监控、安全责任全落实。
独创监督新模式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面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海量业务数据和企业内外部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如何实现有效的内部监督,促进依法治企,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监督机构进行高效监督和发挥监督职能亟待探索解决的难题。 2017年南方电网公司对贵州电网公司开展“机动式巡视”工作,受其运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发现营销问题的方式触动,公司开始探索数字化治理的应用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2018年公司以营销域为试点在南网公司范围内首创了审计营销联动业务部门自主排查整改风险的工作机制并取得一定成效。2019年公司在试点基础上将联动机制创新拓展为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 该项成果主要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理论,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以控风险、促发展,风险真实、权威高效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数据获取-比对-分析为手段,针对公司营销、生产、基建、财务、物资五大业务域“权重大、风险高、可识别”的重大风险事项进行风险模型创建和固化并实施有效管控,打破监督与业务的对立关系,促进全面风险管理各道防线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监督工作模式持续变革。 本项目构建了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的内涵、目标、思路、内容、实施、保障体系。通过“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6+2+3”(即六项举措建机制、两条保障促落地、三个步骤推应用)的实施过程,确保构建思路得以落实、推广应用按期推进、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本项目以“搭建内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平台”为手段强化各业务领域自我监督、自主改善,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合力和服务作用,实现了四个创新点,即:创新打破监督与业务的对立关系;实现了“智慧监督”、“数字监督”;实现了持续监督和全覆盖监督;首创“双轮驱动”风险管控信息系统。 目前已在全省10个地区供电局和7家综合性分公司全面推广应用两年,涵盖财务、生产、基建、物资、营销五大业务域和审计、监察、法规监督体系。累计实现57个数据模型开展应用筛查,共计发布异常数据38911条,确认问题27354条,整改完成25203条;同一风险异常数据总量期末与期初比平均下降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