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行业碳达峰碳减排路径研究报告
石化行业是重要的高能耗和高碳排放行业,也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2021年中国仅石油基石化产品的碳排放就占全社会碳排放的4%左右。石化行业产品涉及燃料和材料两大领域,为社会提供从燃油、“三烯三苯”到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各种能源及化工产品。中国石化产品的人均消费仍然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石化行业还有较大增长空间,这意味着其低碳发展的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整体的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研究石化行业的碳达峰碳减排,提高加工效率,促使石化行业节约资源能源,促进行业高端化和低碳化发展,对行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本报告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石化行业碳排放现状、预测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情况、分析碳达峰碳减排路径、评估主要路径碳减排潜力,制定中国石化行业碳达峰碳减排路线图及计算减油效益,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报告的分析表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深度电气化、轻质原料替代、发展绿氢以及CCUS等各种路径,与基准情景相比,中国石化行业将有望更早实现碳达峰、更少排放二氧化碳、更少消费原油。为了促进这些路径的实现,需要在控制产能、制定标准、推广技术和资金支持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
基于STIRPAT模型的大连市全流程碳足迹溯源
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测算大连市2010—2020年的能源消费碳足迹,计算碳足迹产值、碳足迹强度及生态压力,并以大连市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及计算电力等重点行业的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1)从各能源类型来看,2010—2020年石油利用的碳足迹最大,煤炭次之,天然气占比最小;从重点行业来看,2019年电力行业最高,石化行业次之;大连的能源利用效率在2010—2014年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提高较快,碳足迹带来的经济价值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速,该阶段经济增长不依赖于化石能源;2)2010—2020年各种能源利用产生的碳足迹及其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煤炭利用所占的碳足迹比例逐年下降,石油与天然气与之相反。
中国石化数字化转型探索实践与成效评价思考
新一代数字技术已然成为行业变革的助推器,数字技术作为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工业互联网,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各领域的融合渗透,石油石化行业应顺应趋势,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如何开展企业数字转型工作,培育壮大数字生产力,构建与数字生产力相适应的组织与运行机制,本报告结合中国石化数字化转型工作思考及探索,介绍如何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和路径,如何开展信息和数字化水平评价,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国家碳达峰试点(大连)实施方案》发布
7月18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大连)实施方案》(大政发〔2024〕15号),《实施方案》综合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环境禀赋,针对能源消费结构偏重、新能源开发面临多重限制、绿色低碳新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依托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新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方面将国家所需与大连所能相结合,为全国碳达峰工作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