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9条 稳定性
PPT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现场校验中的问题分析

发布日期:2019-07-01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是GIS等开关设备气体绝缘设备重要的监测和保护装置。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密度继电器常出现的缺陷主要包括:第一、外壳和接线盒损坏、漏水、生锈等;第二、电接点动作不灵活、接点接触不良等现象;第三、精度差导致指针指示偏差增大甚至误动作等等。为了保证密度继电器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须定期对使用中的密度继电器进行校验。其中,现场校验操作简单、工作量小、无密封破坏的风险,近年来,该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开展。

关键词:
1278次浏览
书籍

电力行业无人机应用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4-01-10

随着智能巡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电网运维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力行业亟需针对无人机应用开展系统性、专业性的深入研究,以增强配电网调控能力和安全性为基础,加强电力巡检工作,增强电网的稳定性。 在此背景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组织电力行业的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在电力行业的实际应用情况编写了《电力行业无人机应用典型案例》一书,旨在打破目前全国电力行业无人机应用缺少系统、实用性作业方法的现状,为地方电力公司无人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规范和指导。 基于电力行业无人机应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书首创以案例讲技术的方式,广泛征集无人机在发电、输电、配电、变电、电网建设及安全等领域应用的典型案例,解析无人机应用的规范作业流程,探索可行性较强的实践经验。全书实用性和专业性兼备,能够完善电力行业无人机作业人员技能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无人机作业人员的实际应用技能水平。 联 系 人:张雪亮 手 机:13466440240

1200次浏览
书籍

智能配电应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01-1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一方面,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下,传统能源的大量开采和碳排放总量的连年升高,使得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占比、调整能源结构的一项关键任务,更是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另一方面,我国电网建设加速,分布式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用电负荷的多元化增长,使得电力稳定供应面临较大挑战,需要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破解电力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缩小负荷曲线峰谷差,保持用电稳定。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对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把配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着力点,持续优化完善配电网规划理论、建设标准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配电网的适应性、可靠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支撑新能源的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和多元负荷友好接入,并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利用先进的设备、传感技术及控制决策系统,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配电网建设的目标是服务电网终端用户,智能配电网具备安全、可靠、自愈、经济、兼容等特点。加强智能配电软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促进智能配电网与物联网融合渗透,助推智能配电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得到重点应用,以及智能配电网建设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是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近日,由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EPTC 电力技术协作平台组编的《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即将出版。本书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从多方面深入剖析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再探讨,对前沿技术进行新探索,全面展示当前智能配电领域的研究成果,助力智能配电技术创新、推广与应用。 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和配网业务对智能配电技术的需求,本书深入分析了智能配电技术的发展形势与要求,解读了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了智能配电技术标准,围绕配电设备智能化、配电智能终端、配电物联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智能运维、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电动汽车充换电、低压柔性直流互联等关键技术做了全面介绍与研究,总结了不同场景下的智能配电技术典型应用案例,展望了智能配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联 系 人:张伟豪 手 机:18518354192 邮 箱:zhangweihao@eptc.org.cn

1195次浏览
成果

可远程在线核容放电的变电站智能直流系统

发布日期:2023-05-29

本项目通过对直流电源系统框架、蓄电池全状态多变量监测方法及在线核容放电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首次提出新型直流电源系统中两段直流母线互为备用策略、蓄电池远程在线核容放电的控制策略和关键技术,形成一套远程在线核容放电的变电站智能直流系统,由蓄电池全状态智能监测、在线核容成套设备、DC-DC直流智能母联和智能高频开关充电模块及站用电源监控系统组成,可实现功能:1以DC-DC智能母联搭建出两段直流系统的在线热备用框架,当发生直流母线失压或欠压时,能自动保持直流母线的连续供电特性,保证直流系统供电可靠性;2.不脱离直流系统下蓄电池远程在线核容放电(所放电的电能回馈电网)和蓄电池全状态多变量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测、维护,替代原有静态、离线、人工的蓄电池运维模式,及时发现蓄电池隐患,提高运维效率;3.实现直流充电机对交流输入低电压和缺相的适应性的措施,进一步保证电网故障初期直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4.搭建一套完整的蓄电池远程后台维护系统,可管理500个变电站的蓄电池系统,可实现站用电源系统的实时监测、蓄电池自动在线养护、历史数据保存及分析、蓄电池性能综合评估、蓄电池劣化的提前预警等,提高蓄电池维护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前沿技术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防灾减灾技术探索

发布日期:2022-03-25

南方区域极端气候复杂,夏季雷暴、台风和地质沉降等多发,冬季雨雪冰冻和夏秋季山火等极端灾害频发,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尤其是威胁风、光、水等绿色能源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绿色能源不确定性、极端气候等因素导致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风险问题

909次浏览
期刊

2020年第1期《输配电观察》杂志检测检修专刊

发布日期:2020-09-14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一种很成熟的生活和工业能源,电力企业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可靠性都成为社会发展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不停电检修、带电作业等技术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设备检修和设备运行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力检测检修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安全控制、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全面考虑生产经营、基建、调度等方面的因素,保障电力检修技术的稳定性,优化电力检测检修技术的发展方向。 为此,本期《输配电观察》杂志以“检测检修”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分别从当前行业关注的带电作业工器具应用、无人机巡检应用、机器人发展应用、带电作业现场安全管控等多方面提出建议。

743次浏览
书籍

电力系统异步运行实践

发布日期:2024-07-05

省级电网异步联网运行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交流同步电网的逐步发展,电网覆盖面积、发电装机规模、用电负荷复杂性、电源种类及数量等逐渐增大,异步联网运行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可防止电网事故的扩大,降低次生灾害的风险,从而增强大电网的可控性。但就目前来看,电力系统异步运行技术尚在发展之中,谐波超标、宽频振荡等新问题严重威胁着异步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此背景下,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电力系统异步运行领域的专家编写了《电力系统异步运行实践》一书,聚焦“电力系统异步联网运行”,以阐述异步电力系统运行相关技术理论,分析相关实践经验为宗旨,充分展示电力行业关于电力系统异步联网运行技术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进展。

关键词:
701次浏览
报告

中国氢液化、储运技术及应用发展研究报告(2023)

发布日期:2023-11-01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能源结构将由化石能源为主转变为可再生能源为主,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能量密度低、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因此对能量储存的需求很高。氢的来源广泛,且具有清洁、高效、能量密度高、能源形态易于转换等特点,是一种储能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因此,氢能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技术路径,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本蓝皮书结合国内外氢能发展现状,着重阐述氢液化、储运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进程,通过分析氢液化、液氢储运、液氢加氢的多个案例,总结出氢液化、储运技术的特点及优势,旨在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700次浏览
成果

输电线路空-线巡检智能机器人研制及工程应用

发布日期:2019-06-0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传统巡检作业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电网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坚强智能电网”急需“坚强”、“智能”的电力巡检和维护方式,以实现线路巡检技术智能化,改变检修手段粗放的面貌,为线路巡视提供安全、高效手段,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与智能电网发展目标相比,现有线路巡检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智能巡检装置缺乏,传统巡检效率低;机器人巡检实用化程度不高;存在巡检官区;无人机续航能力不足;无人机巡检作业手段乏。 本项目主要研究线路巡检机器人与无人机技术的结合以及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作用。通过飞行器气动优化、电源系统管理优化、机体轻量化设计、云台轻量化设计以及高效推进系统匹配研究显著提升飞行系统的能力,增大其抗风能力、提升飞行的稳定性,为机器人落线离线功能提供重要支撑。实现了两栖机器人的飞行落线与离线功能,大幅提升机器人的可使用程度。机器人可以在线上行走作业,相对于传统无人机巡检,更加稳定,续航能力提升15倍,并且可以进行近距离的清障等作业。

关键词:
695次浏览
书籍

配电网设备数字化技术

发布日期:2024-01-10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各行业的纵深发展以及能源分散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配电企业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配网环境和更彻底的业务变革需求。作为配电网数字化建造和升级的基础,配电设备在数字化配电网系统中扮演着信息收集和传递的桥梁效果,其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未来配电网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部署数字化配电网设备,提高配电网的数字化水平,成为配电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和未来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电力行业的专家,编写了《配电网设备数字化技术》一书,针对配电网设备数字化技术开展系统性、专业性的深入研究,在数字化设备通信、建设、运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为配网数字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体系的支撑。 本书围绕配电网设备数字化的研究成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考虑配电网数字化人员能力现状和培训需求,详细集中阐述配电网设备数字化总体思路和框架、配电网设备数字化技术、配电网设备数字化建设、典型应用案例、发展趋势等内容,并以典型应用案例为拓展,指导配电网相关技术与管理岗位人员技术应用和实践创新,整体提升配电网数字化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最后通过配电网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展望,构画配电网数字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联 系 人:张琴 张一飞 手 机:18771044475 18334793050

662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