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稳控系统E1通道的网络靶场实验台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智能电网和跨区稳定控制技术的发展,信息通信与电力系统的耦合更加紧密,网络攻击带来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高。稳控系统E1通道作为重要的测控通道,其安全性对稳控系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面向稳控系统E1通道的半实物仿真和攻防演练,对发现E1通道的安全漏洞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半实物仿真技术设计了面向稳控系统E1通道的网络靶场实验台,介绍基于该实验台的攻防演练方案;然后,通过该实验台对一个典型的在运稳控系统E1通道开展仿真和攻击模拟实验,测试了稳控系统的安全隐患,并验证了实验台的有效性;最后,提出几种提升E1通道安全性的方法,并展望了实验台的应用前景。
「新书推荐」新时代异步互联电网如何安全稳定运行?
本书紧扣“电力系统异步联网运行”主题,从电力系统的发展演变出发,介绍了电力系统异步互联结构形态,分析了电力系统异步运行的特征,系统地阐述了电力系统异步运行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和数字仿真技术,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电力系统异步运行的典型案例,对新型电力系统异步运行的发展趋势和构建进行了展望。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基于超实时仿真的区域电网稳定控制技术研究及示范应 用
电力系统稳定一旦被破坏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灾难性后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经济有效手段,包括预防控制、紧急控制和恢复控制,其中紧急控制是指电力系统由于扰动进入紧急状态后,为防止系统稳定破坏、运行参数严重超出规定范围以及事故进一步扩大引起大范围停电而进行的控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项目在深入研究超实时仿真技术、优化算法及在线实时稳定控制决策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完成了“SPORS-5100在线实时稳定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稳控装置采集数据,获得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基于超实时仿真技术及优化算法在线进行电网稳定控制决策,完成电网安全稳定的综合评估和稳控策略的在线刷新,实现精确的闭环自适应稳定控制。该系统由国电南自和浙江大学合作研发,系统研制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成果,含发明专利32项(已授权2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2项、科技论文18篇、技术标准4项。
提升大面积停电防御能力的电网稳定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随着电网格局和电源结构重大改变、远距离跨区输电规模持续增长,故障下电网特性日益复杂,多断面输送能力耦合、故障对电网冲击全局化复杂化。基于传统交流系统运行控制形成的认知和技术,已难以适应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运行实践要求。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多次大停电事故,也为我国大电网安全运行提出警示,追切需要突破交直流混联电网复杂特性的稳定控制技术,提升电网抵御大停电能力。 项目针对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特性的重大变化,从电网三道防线出发,突破暂态稳定关联断面识别和极限协调计算、应对多稳定模式交互影响的紧急控制优化、连锁故障链识别及防控、振荡中心定位和失步解列优化、解列后局部孤网保稳控制等关键技术,提升防御电网大面积停电的安全稳定控制水平,为保障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首个氢电耦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日前,国网浙江电力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离网型风/光/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与稳定控制技术”项目,在宁波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
全球最大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并网运行,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实现新突破
7月25日,全球最大水光互补光伏电站——柯拉光伏电站正式投产发电一个月。该电站位于四川雅江县柯拉乡,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场址最高海拔4600米,占地2.5万亩。该电站作为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通过500千伏输电线路接入50千米外、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两河口水电站,实现光伏发电和水力发电“打捆”送出。
国家电网首个氢电耦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6月5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离网型风/光/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与稳定控制技术”项目,在浙江宁波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究成果对推动氢电混合储能和直流微网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