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kV换流站换流阀施工及验收规范 等15项标准
±1100kV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次将直流电压提升至±1100千伏,输电容量提升至12GW,送电距离超过3300千米,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四最”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1100kV工程土建施工、电气安装和调试的难度都远超以往任何电网工程,1100kV直流设备全部重新研制,对现场设备安装技术挑战极大,主要表现在:超长、超重、超常规特大型设备安装技术挑战极大。高端换流变全装带油总重达909吨,超过电网工程设备安装重量及体量极限;户内直流场在有限空间内的大型设备安装提出了新的要求;±1100kV工程由于电压等级提升,极线侧耐受操作冲击电压的放电曲线已达到饱和区域,电场均匀性和空气间隙对电极形状极为敏感,对现场金具安装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阀厅和户内直流场均为超大跨度建筑物,最大跨度达80米,建筑单体面积近8000平米,采用格构柱+空间桁架梁结构方案。当前国内、外均没有适用于±1100kV及以下换流站工程分系统调试的规程及标准。 本系列标准围绕±1100kV工程带来的挑战和技术空白:一是首次形成了1100kV设备安装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了涵盖±1100kV工程线路施工、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和分系统调试建设全过程、各环节的安装及验收技术标准;二是研制形成了国际上首台首套±1100kV设备现场安装的全套施工装备,确定了各种技术路线设备厂家的工装设施、试验设备、大件运输的技术标准要求,安装功效提升20%;三是首次创新形成了具有现场实践意义的定量化验收及检测指标体系,创新研发了特殊金具缺陷三维测量装置,填补了金具表面平整度检测的空白;首次建立适用于±1100kV电压等级及以下特高压换流站完整的分系统调试规范体系,实现了提前预控系统调试项目不带电检查。国内外尚无成熟经验和技术标准,从工程设计、设备、施工、安装至调试验收,均属于国际首创,本系列标准均属首次制定与实践。 本系列标准有力保障了±1100kV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顺利投运,将国际首次创新引领性工程在建设各环节的诸多新问题得以解决,建立了全套的调试和验收标准,为后续电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储备,充分保障了工程建设高质量、安全稳定运行目标。±1100kV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华东地区输送电能660亿度,对于有序推进一带一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大跨度预应力空间桁架在火电厂煤场封闭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新建电厂基本都要配套建设封闭贮煤场,已建工程的露天煤场也正在逐步进行全封闭围护改造,条形布置的封闭煤场在电厂中应用非常普遍。 传统贮煤场的围护结构大多采用空间网格结构,这种结构空间受力性能好,能以较低的造价实现结构上的大跨越,在工业与民用、航空、交通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但是这种结构型式也存在局限性,即当结构的跨度超过一定范围后,结构的用钢量急剧增加,工程造价随之上升。对于条型封闭煤场采用的“三心圆”空间网架,一般设计跨度都不超过120m, 如果煤场的跨度大于120m,一半都会在煤场中部增加立柱,将网架结构分成两跨或多跨的布置型式。在结构中部增设立柱以后,一方面给工艺设备的运行及贮煤量带来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给跨间屋面排水、积雪清除及结构抗风等设计内容带来了困难。因此,针对超大跨度的贮煤场,有必要寻找一种新型的结构型式来避免采用空间网格结构的诸多劣势。预应力空间钢桁架结构以往主要应用于大型的体育场馆,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可用于跨度超过200m的贮煤场封闭结构。这种结构型式同时能够避免空间网格结构杆件数量多、节点多的问题,能够节省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