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压直流配用电技术及发展趋势
简述了直流配电技术发展的背景、面临的挑战,以及技术应用现状,并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韩国,以及我国厦门、甘肃、浙江、深圳、上海等诸多国内外直流配电技术的典型案例。 报告指出,直流配电技术在供电能力、电能质量、可控性以及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柔性负荷的兼容性等方面均表现出突出的优势。在大规模海上风电、用户定制电力系统以及终端负荷供电等方面均表现出竞争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欧洲及日本均提出了相应的系统架构或建设了研究网络,直流配电技术正处于探索及试点期,技术高速发展,潜力巨大。需要科学、理智地思考战略策略和技术路线。
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趋势报告(2023年)
产业集群因其特有的文化向心力、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协作网络、高效的知识流动等,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产业、创新等资源,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加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区域化布局趋势,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先进制造业集群是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2023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近20年,世界各国都在深刻反思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布局的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整就是制造业对国家、区域发展重要性的再认识,各国都出台了大量支持制造业发展、变革制造方式、抢占新制造制高点的政策。模式的反思、政策的调整、技术的变革都对产业集群的空间形态、技术创新、政策治理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全面跟踪、梳理、总结全球典型产业集群演变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能够帮助政府和相关集群主体更好把握规律和“先机”。本报告以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分析为基础,将在公开信息和研究论文中讨论度高作为全球有影响力制造业集群的标准,最终选取了全球150个典型集群作为年度跟踪分析的样本,从区域分布、技术创新、集群政策与治理等角度全面展示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演变发展的全貌,总体形成2023年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八大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集群发展促进组织、企业等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和发展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基于国产密码的海量电力物联网设备安全高效标识采集技术及应用
当前,国网公司正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和运营好“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成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核心任务。然而,目前电力物联网设备存在批量识别效率较低、接口协议和数据格式不统一、业务融合度不高、共享应用不充分等问题,难以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和发展需求。此外,电力领域关系国计民生,对信息安全保障有极高的要求,通用的物联网设备难以满足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 项目研究成果已在电力、轨道交通等多个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推广,在海量电力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出入库、批量盘点、配送、流水线检测等环节,累计应用物联网相关芯片超过1亿颗,配套物联网终端设备超过20万台/套,实现直接经济效益约2.82亿元,利税约4221.74万元,应用规模可观,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成功实施满足相关领域的安全标识、高效识别、信息贯通及共享需求,对有效提升相关领域智能化水平、保障信息安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半焦燃用关键技术研究
本成果涉及燃料特性、锅炉设计、运行优化、环保等较宽技术领域。 煤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半焦是烟煤或褐煤经热解,脱除部分水分及挥发分形成的固态物质,属于煤化工的副产品之一,产量较大,但在冶金等传统行业利用不足 40%,严重阻碍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电站煤粉锅炉及工业炉可消纳半焦产能,且半焦具有高热值、低硫、低氮等优点,是洁净可靠的发电燃料,但其挥发分低、磨损性结渣性强,易引起燃烧不稳、设备损耗、结渣沾污重等问题,制约其在电站煤粉锅炉及工业炉的规模化应用。 本成果可拓宽火电行业燃料选择范围,提升企业燃料安全性与企业竞争力,实现发电、煤炭与化工等企业的共赢,同时对国家煤炭综合利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我国其它超低挥发分燃料的研究与利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手段,对电力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南方电网信息化建设之路及未来发展思考
坚持“诚信、服务、和谐、创新”的企业理念,以打造“数字南网、智慧南网”为目标、以引领企业创新发展为核心,坚守网络安全底线,按照“双模IT”建设模式、自主可控原则,固化优化现有信息系统、深化协同应用,积极应用“云大物移智”等数字化技术,有序推进云化、服务化、开放式的IT架构升级;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强化数据资产管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2020年初步建成“数字南网”,实现业务应用移动化、运营管控可视化、数据资产价值化、IT架构云化、安全防御体系化。助力公司“一主两翼、国际拓展”产业布局,支撑公司建成“两精两优”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配电网运检技术
在经济新常态下,电力事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比如工作量增多、电力管理模式发生转变。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电网企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必须发现、储备、培养和留住重要的技术人才。为适应电网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国网冀北张家口供电公司积极进行业务和管理变革,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聚焦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递进式培养体系”的人才培养新路子,围绕培训、自学、师带徒、实践四个方面,组织编写《配电网运检技术》一书,鼓励员工利用碎片时间以研学、实训形式开展技术攻坚,鼓励青年骨干进行实践锻炼,为配电网运检技术创新、电网企业社会价值提升提供重要力量。 本书在广泛实地调研以及收集整理配电网运检现场处置案例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配电网运维检修的核心内容,包括配电网基础知识,架空配电线路、电缆配电线路、配电台区及设备的运维检修,配电网运检安全质量管理等内容,并结合典型案例与实践经验为配电网运检作业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切实解决配电网运检专业需求,提高配电网运检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配电网系统安全系数。 联 系 人: 张一飞 张 琴 手 机: 18334793050 18771044475
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能源外送经济性分析
深远海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陆上土地等优势,对于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海上能源岛,通过“海上风电+”的融合发展模式,能够提高海域综合利用率,提升整体效益,降低开发成本。建设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涉及漂浮式海上风电等能源开发技术、电制氢(氨)等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柔性直流输电和管道输氢等能源外送技术。介绍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总体构成,比较分析适用于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大规模能源外送的输电技术,分别测算了汇集1000 MW漂浮式海上风电的能源岛通过柔性直流送电的成本、电制氢后通过管道输氢的成本,并将输电成本与输氢成本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海上能源岛适宜选择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或者管道输氢作为能源外送方案。测算结果表明,在2023年、2030年和2050年,输送距离为100~200 km时柔性直流输电方案的经济性均要优于输氢方案;输电方案与输氢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成本和登陆地区的消纳能力;预计在2050年,离岸100~200 km不同比例的电氢混合外送综合成本在0.18~0.27元/(kW·h)之间,与西部北部风光新能源基地、西南水风光基地外送东部的成本相比具有竞争力。
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制造2025引领产业升级 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蛤 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 “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新电改深化电力市场改革 售电市场放开:市场竞争加剧,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征得先机 优化生产管理流程,降本增效,成为企业重点关注方向
舒印彪院士:加快建设“双碳”标准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告诉记者,“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及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形成科学高效的碳排放社会治理体系,也是提升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