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自适应飞行技术的配网智能巡检整体解决方案
提出加快配网无人机规模化应用,深化自适应巡检等航线规划技术攻关,推动竣工验收、杆塔坐标数据治理等应用场景落地,发挥应用效能。结合参数化自适应前端视觉识别技术实现无人机自主飞巡应用;加快配网无人机工程验收技术攻关,试点开展通道树障隐患识别与预测,推动无人机向机动巡查模式演进
750千伏乾县变电站设备升级改造完成
5月16日,陕西750千伏乾县变电站750千伏断路器及相关二次设备改造工程按期竣工投产,可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陕西关中地区用电提供保障。
总投资30.41亿!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竣工投入使用
6月27日,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本月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是目前全球最高标准的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额30.41亿元,总建筑面积16.13万多平方米,项目总焚烧规模为每天3800吨,是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的一体化设施,兼具垃圾处理和发电两项功能。
水电水利基础处理工程竣工资料整编及验收规范
智能光缆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对光纤链路资源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减少障碍历时、提升网络安全,是业界正在面临的难题;因此网络维护部门迫切地需要对竣工的光纤网络进行开通验收、监测维护、预检预修、故障定位与排除、对接平台等实施远程集中测试与管理。智能光缆在线监测解决方案采用在线式的超长距 ARD-OTDR 为测试设备,最大测量距离可达180公里,可穿透具有多级大分光比(最高 1:128)的PON网络,采用对业务信号无干扰的1650nm的波长在线实施测试,依托强大的专家分析系统,仅用90秒左右的时间就 可诊断出光缆断裂、老化、接头处污损、连接不良、宏弯、熔接点性能变差、非熔接接续性能变差,以及ONU缺失等光网络故障。并以GIS、拓扑图、迹线图、结果描述等多种方式呈现,适合各类人员含对非技术人员了解线路情况。可实现在光网络安装、运行等各个阶段,对其远程监测与维护。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给出光纤网络的老化、劣化的趋势。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周期测试(轮巡测试)任务,对光纤链路的故障预检预修,真正实现主动维护。实践中发现,该解决方案可以对现有网络进行优化、对资源数据有梳理。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基于智慧竣工决算的财务数字化转型实践
国网电网公司以价值创造为引领,按照“数字转型、精益管控、共享赋能、智慧应用”的整体思路,历时4年时间,依托智慧竣工决算管理体系,聚焦数据标准、管理模式、结算模式、协同模式四方面创新,形成一整套专门针对工程基建财务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优秀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全面提升竣工决算及转资质效,促进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数据标准,固化 WBS、物料、设备、资产“四码”对应和费用分摊规则,强化工程概、预、结、决“四算”数字化管理,不断深化自动竣工决算工作成果;二是创新项目数据化管理模式,促进价值、数据、业务“三流”合一,推进“工程投资预算与全面预算、工程核算与多维精益管理、工程资金支付与新型资金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实现每台设备精益核算、资产价值自动生成、决算报表智能出具;三是创新结算模式,探索应用区块链、RPA等新技术,打通项目多方主体,实现工程服务、物资智能结算,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四是创新协同模式,统一各专业管理要求、项目主数据及业务标准,实现业财深度融合、业务高效自动处理。 项目有效解决了原电网基建业务流程中大量依赖线下数据传递、业财信息孤岛、手工核算等痛点,能有效推动基建工程管理在全过程价值流上有序智能运转,是对传统基建工程财务的“数字重构”;是通过价值流贯通、带动各专业深度融合的有效措施;是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基建工程财务领域的“数据价值”的有效途径;是公司将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优势对企业赋智,真正使用“数据思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展示了国家电网公司将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优势对业务赋智,真正使用“数据思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做法。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六氟化硫气体循环再利用研究与应用
六氟化硫(SF6)气体是高压电气设备中性能最优且暂不可替代的绝缘灭弧介质,但也是目前温室效应最强的工业气体(其温室效应系数是CO2的23900倍),是《京都议定书》禁止排放的六种气体之一。我国电力行业SF6气体用量占SF6气体产量的80%,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如何实现SF6高效循环利用成为行业重大课题。 为控制和减少电网企业六氟化硫气体的排放,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从2006年起,按照“科技先行、试点应用、统一标准、全面推广”的管理思路,组织开展了六氟化硫回收处理循环再利用的管理创新。该项目历时10余年,分为五个阶段:一是组织科研攻关,开展六氟化硫气体现场回收、回充和净化处理等技术的研发,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净化处理成套装置。二是开展试点应用,组织8家单位开展试点应用,积累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经验,提出了“分散回收、集中处理、统一检测、循环利用”的工作模式。三是推动成果转化,促成国网安徽电力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成果转让和技术合作,实现了产品规模化生产。四是统一建设方案,实现全面推广应用,明确了省级六氟化硫处理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组织分工、进度安排和工作要求,统一建设方案、设备采购和竣工验收。五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健全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构建科学规范的检测体系,开发信息化管理平台。 项目研制了SF6气体快速回收/净化/回充全套装备,建立了SF6气体循环再利用体系,提出了SF6处理工作的管理模式,实现了SF6全寿命周期管理和近零排放;应用该成果成功在联合国注册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成为世界首个电网领域的SF6减排CDM项目。截至2019年底,公司系统26个省公司(除西藏外)全部建成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中心,累计回收六氟化硫气体631.9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10.2万吨;在公司系统率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累计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利润7400万元。 项目形成了一系列国家、行业标准9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发表论文20多篇。由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项目成果进行鉴定,结论为:该项目循环再利用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成果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前瞻性、科学性及示范性。项目成果有效促进了绿色可靠电力和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推动了电力行业的科技进步,对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电网安全供电均具有重要作用,为我国落实《巴黎气候协定》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基于电压突变特征的配电网拓扑校核技术及应用
配网业扩或工程频繁,每天有大量线路进行改造,当配网工程竣工后,由一线班组在PMS中源端维护,容易引发配变挂接异常,准确的拓扑是配网运行诊断分析的关键底座,是实现配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220kV电缆线路建设型式研究
传统的电缆线路设计仅从初期投资最优化角度考虑选择了电缆土建型式,而没有考虑电缆竣工后运行维护成本的影响。本文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电缆线路土建型式进行分析,给出了电缆线路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并对220kV电缆线路土建型式进行了全寿命周期分析,给出了在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优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