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40条 管控
成果

集合式主变耐压及局放试验移动平台

发布日期:2019-06-19

  集合式电力变压器耐压及局放试验移动平台由一线工人自主研发制作,彻底解决了试验设备繁多、接线调试复杂、环境要求严苛的问题,提升了试验效率,改善了试验环境,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 创新点主要有:(1)平台功能区域化。功能分区,有效隔离,减少试验干扰,提高试验效率;(2)设备仪器定置化。规范安置设备,固化仪器接线,减少调试工作量,降低出错风险;(3)试验环境标准化。严苛环境一室满足,打造标准试验环境,有效屏蔽环境干扰;(4)安全管控可视化。通过监控装置及时掌握设备状态,保障人员、设备安全;(5)吊装运输简易化。有机整合所需设备,实现“一台即走”,降低运输难度,减少装卸时间,保障吊装安全。项目已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

13038次浏览
PPT

配电物联网创新成果发布

发布日期:2019-07-02

介绍了近一年以来配电物联网技术发展系列创新成果,其中包括:《配电物联网技术发展白皮书》,11项团体标准(草案),2项国际标准(立项),56份技术报告,1个微应用管控系统、全流程试验环境、多套检测流水线,8类、183项关键技术及典型场景测试。同时,还对配电物联网的建设理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演进计划进行了系统性的全面论述,并指出国家电网公司下一步将深化关键技术研究、完善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配电物联网工程建设、打造配电物联网生态,共建共享产业链,探索实现共赢共享商业模式。

1713次浏览
成果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1233” 新型资金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发布日期:2021-09-09

当前,监管政策日趋严格、资本市场复杂多变是资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资金安全管理要求、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是资金工作承担的新任务。项目基于内部资本市场、产融结合、司库管理等理论方法,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理论框架,建立了公司资金管理外部对标分析和内部效率评估的模型方法,创新性构建了包含一套公司级集团账户、两个结算池(收款结算池、付款结算池)、融通三大市场(内部资金市场、境内资本市场、境外资本市场)、构筑三维立体安全防线(三个主体、三种工具、三类风险)的“1233”新型资金管理体系。新体系与之前的资金集约化管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资金管理理念和定位、思路和方法、技术和路径的全方位优化升级,扩展和丰富了企业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的理论内涵和典型实践,成功解决了复杂企业集团资金管控难题,全面提升了公司资金本质安全的保障能力,推动资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促进各级财务与业务在更深层次进行双向融合,真正实现了资金存量“看得清”,流量“管得住”,风险“控的严”。 项目研究形成1份研究报告、1套案例库、5份配套实施方案、1份应用手册。 依托课题成果,共出台(部室)制度文 件 25 份、签报3 3 份,发表国网内参专报3 3 篇、软件著作权1 1 项、期刊论文5 5篇、公司专刊1 1 篇、国资委信息专刊1 1 篇,获得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和重要批示。为深入落实研究成果,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总会计师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资金管控优化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公司系统内进行“1233”新体系的全面部署和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项目累计效益超过百亿。截至2019年5月,内部融资规模提高至3667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一倍多,有效减少了外部融资需求。2018年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支出4213亿元情况下,实现年末带息负债余额自2012年以来首次下降,资产负债率达到56.6%,低于央企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年度内部封闭结算规模超过6万亿,实现结算零差错;中国电财日均备付率约15%,远低于行业水平40%左右的水平。 研究成果在央企中进行了宣传推广,在国资委组织的中央企业资金管理现场会、央企大额资金动态监测工作会等重要会议上,公司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了专题发言,管理经验在国资委专刊印发。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局局长邬红兵,人民银行、中电联、社科院、中国投资协会、财政部财科所等验收专家对课题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研究成果在大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
1509次浏览
PPT

广东电网配电自动化开关运行情况介绍

发布日期:2019-07-01

以图表形式直观展示了断路器、组合电器、高压开关柜的台账数(率)、故障数(率)、缺陷数(率)、运行年限分布情况,总结归纳了现目前主要存在的六大问题并给予相对应的管控策略。第一,针对隐蔽性较强的GIS内部载流回路过热短路故障问题,应开展对GIS内部过热检测技术研究,试点进行二维码定点定位测温;第二,对于继电器老化引发的开关误跳,可以改进二次接线回路设计,保证在断路器在非全相状态时间内才启动断路器跳闸回路跳闸,从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第三,机构引发的断路器误动或拒动影响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可收集机械测试数据,开展机构状态的专项评估,研究并提出机构的运维检修策略;第四,多重雷击引发的断路器击穿问题,可通过研究多重雷击下断路器的运行工况,推进IEC工作组修编断路器多重雷击下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第五,针对隔离开关机构、载流缺陷多的问题,可研究模块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机构,开展隔离开关的检查性操作和日常巡视工作的技术监督;第六,面对断路器爆裂风险,可制定滤波器断路器的反措,提高断路器的技术参数和试验要求,加强断路器厂内装配工艺环节的技术监督。

关键词:
1381次浏览
PPT

南方电网智能配电网建设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9-12-06

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落实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要求,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南网建设行动方案,全面部署将先进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三商”转型。配电网做为电力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及服务客户的桥头堡,进行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配电网建设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以透明、可控、自愈的智能配电网为建设目标,以简单、实用、可靠为建设原则,通过信息化、自动化以及目前“云大物移智”等智能技术应用,全面提升设备状态管控力和运维管理穿透力。通过智能装备、现场作业、状态监测、态势感知、智慧运行等领域的智能技术应用建设,实现配电网的可观、可测、可控,建设集监测、预警、分析、决策、指挥于一体的智能配网运行管理体系,提升配网业务的全面监测、预警指挥能力。结合公司的实际,对相关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建设应用,开展了智能配电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配电
1309次浏览
PPT

“电力江湖飘,从此不挨刀”——配电网智能运维

发布日期:2019-07-02

配电网运维涉及运检、调度、营销等多个专业部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集成规范,数据采集交叉重叠、一致性差,为配网运维提供的帮助有限。为此,他提出一种配电网智能运维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配电网智能化运维管控平台解决方案及主动抢修与供电服务指挥系统解决方案。

关键词:
1187次浏览
成果

从“三横五纵”到“纵横”监 督的管理创新

发布日期:2021-09-17

2015 年 3 月中央巡视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电科院”)有 1 人被立案;巡视结束后,我们全力整改问题并严肃追责,先后给予党政纪处分 17 人,诫勉谈话 35 人,提醒谈话 79 人,批评教育 13 人,挽回经济损失 1966 万元。剖析问题,发现内部监控和内部管控出现监管脱节,“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是主因。该管理创新构建了“两个责任”互为落实促进、互为精益促进、互为循环提升的大监督格局,持续深化从“三横五纵”监督到“纵横”监督,再到“纵横”监督网格化的管理进阶 。在体制理念上:高度体现党管企业和从严治党理念,党委成立监督管理委员会,明确党委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纪委监督责任和第一责任人,明晰从党委委员到各层级各岗位的“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狠抓“纵向”履职到位和“横向”监督协同,持续完善内部监控和内部管控的精益化互动,突出细化落实“两个责任”到人。在机制运作上:从解决存量问题开始,强化横向协同,形成了“两面、三层、五条业务线”的“三横五纵”监督机制。“遏增量”促发展阶段,强化主体责任“纵向”落实优先,抓紧监督责任落实,形成“两个责任”落实“两促进、一提升”良性循环,完成从“三横五纵”到“纵横”监督转变,从根本上实现问题断流治本。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召唤下,持续提升监督工作质量,进一步细化“纵横”监督网络,网格化管理落实责任到人,完善并制度化确立“纵横”监督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方式方法上:抓好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常态开展公务回避、严格纪律审查和惩处机制、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持续深化以案治本、健全多维激励机制的“六个工作着力点”。在工作模式上:持续开展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季度滚动回查和回查监督,持续强化业务部门自我监督以及纪检监察部门专责监督,补齐监督短板,强化监督协同。在行动设计上:采用“1+3+5+X+N”监督架构:“1”即党委领导下的监督管理委员会。“3”即履职监督、管理监督、执纪再监督三个横向监督管理层。“5”即五条业务线监督小组。“X”即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的监督。“N”即实行“定级、定格、定人、定责”的分线分片负责和分级分格负责相结合的网格化监管模式。 该管理创新运转高效,有效防范化解重要业务领域风险,较好完善竞争性业务内部监管的分权制衡和互为促进,为竞争性业务拓展提供源泉和动力,吸引了多家单位和同行前来交流学习,显现了良好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关键词:
1113次浏览
成果

变电站高压室环境管控系统

发布日期:2019-06-19

以前变电站高压室内的35kV开关柜通常采用小型化设计,只有1.2米宽,柜内导体间的最小绝缘距离只有230mm,不满足2014版《十八项反措》300mm的要求。虽然生产厂家在柜内加装了绝缘隔板或绝缘护套,但是绝缘击穿故障还是经常发生。目前,山东公司此类35kV开关柜问题高达3747面,存在较大设备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 通过对近5年的开关柜事故统计分析,87%的35kV开关柜绝缘击穿是由温度、湿度、污秒三个关键要素导致的。因为高压室与外界密封性较差,导致户外的潮气和灰尘进入开关柜内,致使绝缘件受潮脏污,造成绝缘强度降低,发生闪络击穿故障,严重时还会引起母线全停、变压器出口短路,甚至开关柜整组烧毁。 如果能对开关柜高压室的空气环境进行管控,避免开关柜脏污受潮,就能杜绝此美事故。解决方案就是控制高压室的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污秒。然而现在高压室的设计规范仅有温控的通风机这一项环境控制设备,潮气和灰尘经过通风口进入高压室内,无法有效控制运行环境。因此,巫需研制一套高压室环境控制系统,能够在变电站高压室内规模化安装,实时监测、控制高压室内环境情况,将高压室内温湿度始终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有效隔绝灰尘,提高开关柜设备电气绝缘强度水平,杜绝因开关柜设备绝缘击穿导致的故障,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

1052次浏览
PPT

配电系统设备试验检测技术与应用探讨

发布日期:2020-11-02

重点介绍了物联化检测、信息化检测、数字化检测等配电系统设备试验检测关键技术应用情况。关石磊表示,健全完善质量管控体系,进一步开放共享技术资源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947次浏览
PPT

《2022年电力北斗创新应用发展报告》发布

发布日期:2022-09-21

2022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在能源行业的应用,提升能源网络安全管控水平,同时推进重点企业电力北斗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终端应用试点,标志着北斗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将迈上新台阶。本次演讲将发布《2022年电力北斗创新应用发展报告》,并介绍相关情况。本次演讲将从制作背景、篇章设置、内容概况三个方面对报告内容进行简要说明,最后介绍电力北斗创新应用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对未来电力北斗创新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885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