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条 管控机制
PPT

配电二次系统安全监测系统架构设计

发布日期:2020-11-02

海量异构终端广泛互联、网络架构复杂化、主站云化部署以及业务应用快速迭代等特点的配电二次系统,在更灵活、开放、高效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安全形势。通过构建配电二次系统安全监测体系,全面监测覆盖平台层与应用层、通信网络、感知终端各层级的安全信息,实现安全状态集中监测、态势量化评估、隐患及时发现、告警快速处置、事件追踪溯源的闭环管控机制。从系统组成、部署架构、功能要求等方面,介绍配电二次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思路,为各单位开展配电二次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提供解决方案。

872次浏览
成果

国家电网公司物力集约化管理实践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1-11-12

在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物资专业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围绕“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适应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需要,以“集中、统一、精益、高效”为目标,深化物资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一级平台管控、两级集中采购、三级物资供应”运作模式,深化“四个机制”建设(集中采购机制、供应保障机制、质量管控机制、风险防控机制),着力提升“五种能力”(体系协同运作能力、业务集中管控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需求快速响应能力和队伍专业管理能力),构建了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物力集约化管理体系,打造了“公平公正、诚信规范”的招标品牌,建立了高效协同、保障有力的物资供应快速响应机制,搭建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物力集约化信息平台,探索了一条国家电网特色的物力集约化管理之路,为公司加快“两个转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325次浏览
成果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风险防控机制构建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1-10-29

国网北京城区公司按照“成体系、可操作、见实效”的总要求和“简便易行、管用实用、可控在控”的总原则,坚持“权利即责任”、“有权必监督”、“知行求实效”三个理念,以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为核心、以拉列“权力责任清单”为主线、以监督权力运行为重点、以重大问题责任追溯为保障,突出问题导向,紧盯重点和关键少数,阳光决策用权,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增强干部员工纪律规矩意识,形成以制度流程管人、管事、管权、管企业的氛围,为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和良好政治生态。 聚焦重点关键,廉政防控成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布局源头防控,形成“廉政责任共担一一晾晒权责清单一一紧盯关键少数一一同步监督检查一一梳理暴露问题一一严肃执纪问责一一典型案例教育一一科学体系预防”的闭环管控机制,实现“两个责任”清单化、权力运行阳光化、敏感问题透明化、风险管控规范化。 嵌入业务流程,“两个责任”可操作。选准党风廉政建设与公司业务的结合点和着力点,“立规矩”完善“领导班子-部门”双层“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修订事项清单,建立配套细则;“明责任”系统梳理11个重点领域26个业务流程,嵌入5级管控程序,拉列26份权责清单,有效发挥业务部门第一道防线作用;“强执行”党政同责实施,由上至下层级推进,落实落细“两个责任”

307次浏览
成果

电网建设项目环保全过程管理研究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1-05-12

国网公司以环保全过程(规划、可研、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退役)管理为主线,明确各环节管理内容、目标及规范,建立管控机制,打造监督体系,加强环保宣传沟通,推进环保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实现环保领域协同联动的全过程精益化管理,通过推广实践和完善,保障和促进电网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本项目立足于环保监管日趋严格的复杂形势和电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以环保全过程(规划、可研、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退役)管理为主线,明确各环节管理内容、目标及规范,建立各阶段环保管控机制,打造全过程环保监督体系,加强环保宣传与对外沟通,推进环保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实现环保领域协同联动的全过程精益化管理,通过推广实践和完善,保障和促进电网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关键词:
282次浏览
成果

“五关三到位” 构建“两外”管控新机制

发布日期:2021-11-30

华电宿州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隶属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一期工程建设2台63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于2007年底实现“双投产”,属于“皖电东送”和安徽省“861”重点工程项目。多年来,公司高度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过不断积累、沉淀、总结、提炼,培育形成了“知行合一”安全文化体系。“五关三到位"安全管控新模式实施以来,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安全局面逐年稳固,截止2020年9月15日,公司安全生产4762天,连续五年实现机组"零非停”。

关键词:
272次浏览
成果

省级电网基于能源供应链的绿色调度管理

发布日期:2021-10-22

传统电网架构中,能量单向流动,储能环节薄弱,负荷调节手段单一,不适合波动性较大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能源互联网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共享,通过更好地利用广域分布式电源的时空互补性以及储能设备与需求侧可控资源之间的系统调节潜力,做到“横向源-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控制”,从而平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间歇特性对局部电网的冲击。能源互联网系统下将大幅降低弃风弃光现象。 国网河南电科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助理打赢蓝天保卫战为目标,协同河南电力凋控中心发挥电网在能源调度供应链中的枢纽作用,以政府授权为基础,以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数据监测为主要手段,全国首创基于能源供应链的绿色调度管理。河南电力发挥在电力调度、数据监测方面的技术优势,搭建 “燃煤机组污染物排放信息”、“供热机组供热信息”、“工业企业用电信息”、“储能、新能源运行信息”四大在线监测平台;经省政府授权对污染物排放较多的火电机组、热电联应急组以及高污染企业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对新能源发电和上网进行监控,优化和重构电力调度供应链关键环节的数据流,通过全省现场监测和核查,提高能源数据准确率和传递效率;制定内外协作、合作共管的电网绿色调度管控机制,压缩超标排放火电机组发电时长,监控超限企业停运期间用电情况,通过电网调度的核心枢纽作用,在提升新能源发电并网比例的同时,有效降低高污染企业的污染物排放。 河南电力通过基于能源供应链的绿色调度成果实施应用,2018年至2019年,统调燃煤机组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平均排放浓度大幅下降,远低于国家标准,分别是国家标准的26%、48%、61%。两年减排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1.18万吨、3.08万吨、3.13万吨。在全省年发电耗煤约占煤炭消耗总量46%的情况下,燃煤发电三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仅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5%。 两年来,低排放、大容量机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较低效机组平均高出近500小时,累计节煤115万吨;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阶段,基于平台开展电力绿色调度,减少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燃煤机组发电26亿千瓦时,减少电煤消耗120万吨。以平台为依托,按照政府要求,秋冬季污染应急管控期间,累计配合实施停限电7152次,配合到位率100%。累计压减重污染高排放企业用电量59亿千瓦时,相当于在能源消费终端减少散烧煤37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73万吨、减少污染物排放205万吨。河南电力绿色调度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彰显了责任央企形象。

关键词:
265次浏览
成果

提质增效—百县千所指标自动归集建设

发布日期:2023-05-30

基于提质增效亮比评考机制,建立了百县千所指标模型框架,挖掘数据价值,建设了数据分析应用全流程高效管控机制;统一提质增效工作中各指标的统计口径,通过细致的数据梳理、底表溯源和逻辑分析,完成了36项业务指标的溯源;基于数据中台,根据各系统情况和指标的统计特性,搭建线上数据获取通道,实现了系统后台定时抽取指标数据、数据中台自动归集数据、分析模型智能精准计算和BI工具全景展示的指标线上获取及展示方式,推动河北公司经营改进提升。

257次浏览
成果

“三横四纵”网格式成本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1-05-14

为适应输配电价改革有关要求,应对电量增速放缓及资产规模增长带来的成本压力,广西电网公司研究构建了“三横四纵”成本管控模型,优化了成本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达到了“目标有预控、项目有储备、支出有标准、过程有管控、业绩有考核”的管理要求。 率先建立以“三横四纵”为特色的系统化、网格式成本精益管控机制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大成本管理模型,经实践证明管控有效、机制完善,全面满足了成本刚性与灵活性、目标与均衡管理、标准与区域管理、集约控制与分项统筹的管理需求。首次建立对成本类项目开展分专业、分批次、分单位里程碑监控预警机制,突出项目执行过程监控与考核。首次建立省公司层面建立两级成本应急储备机制,提高经营调控余度。首次将标准成本驱动因素与具体项目资源配置结合起来,促进标准成本体系全面落地。

关键词:
成本管理体系,三横四纵
228次浏览
成果

电网企业以管理提升为导向的差异化对标管理

发布日期:2022-07-20

国网重庆电力面向不同管理对象,充分考虑管理层级、职能定位、业务重点,差异化设置指标、分配权重、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构建差异化指标体系。立足管理预期,综合考虑系统性、前瞻性、差异性、精准性,结合管理对象的发展阶段现状及其自我提升需求,因时制宜设定差异化提升目标。为引导干部员工在自发提升、自我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双向发力、上下合力,确保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的有效落地,同时对专业部门(管理层)和基层单位(执行层)进行考评,关注自我提增,因势利导评价差异化努力程度。根据领导决策、干部评价、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资源配置和整改提升应用场景差异,打造“一户一策”的数据服务枢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充分发挥对标评价影响力。找准不同管理对象的提升需求补短板,根据指标可比性、整体水平、局部短板分类施策,搭建三个管理学鉴平台,引导对标关注点从“数字和业绩”逐步转移至“业绩背后的管理因素”,有针对性的推动管理提升。为保障差异化对标模式的高效运转,梳理管理全业务链条、全生命周期,建立与之匹配的、严密的闭环管控机制,建立全链条运转保障管理机制,确保管理质效。

223次浏览
成果

独创监督新模式-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发布日期:2021-10-14

面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海量业务数据和企业内外部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如何实现有效的内部监督,促进依法治企,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监督机构进行高效监督和发挥监督职能亟待探索解决的难题。 2017年南方电网公司对贵州电网公司开展“机动式巡视”工作,受其运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发现营销问题的方式触动,公司开始探索数字化治理的应用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2018年公司以营销域为试点在南网公司范围内首创了审计营销联动业务部门自主排查整改风险的工作机制并取得一定成效。2019年公司在试点基础上将联动机制创新拓展为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 该项成果主要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理论,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以控风险、促发展,风险真实、权威高效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数据获取-比对-分析为手段,针对公司营销、生产、基建、财务、物资五大业务域“权重大、风险高、可识别”的重大风险事项进行风险模型创建和固化并实施有效管控,打破监督与业务的对立关系,促进全面风险管理各道防线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监督工作模式持续变革。 本项目构建了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的内涵、目标、思路、内容、实施、保障体系。通过“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6+2+3”(即六项举措建机制、两条保障促落地、三个步骤推应用)的实施过程,确保构建思路得以落实、推广应用按期推进、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本项目以“搭建内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平台”为手段强化各业务领域自我监督、自主改善,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合力和服务作用,实现了四个创新点,即:创新打破监督与业务的对立关系;实现了“智慧监督”、“数字监督”;实现了持续监督和全覆盖监督;首创“双轮驱动”风险管控信息系统。 目前已在全省10个地区供电局和7家综合性分公司全面推广应用两年,涵盖财务、生产、基建、物资、营销五大业务域和审计、监察、法规监督体系。累计实现57个数据模型开展应用筛查,共计发布异常数据38911条,确认问题27354条,整改完成25203条;同一风险异常数据总量期末与期初比平均下降23.13%;

210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