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管道运维仿真与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背景与意义、总体思路与技术框架、主要技术内容、成果推广应用、未来展望
电力行业SPN设备-CiTRANS 650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对承载网的带宽、调度灵活性和服务质量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支持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烽火依据SPN切片的小颗粒技术,CiTRANS 650设备应运而生。该产品同时具备以太分组交换和SE-XC层交换能力,不仅能灵活调度分组业务,还能通过SE-XC交换提供业务的硬管道隔离和带宽保障,可高度匹配新型电力系统的业务需求。
电力结构设计专家系统SmartPPDS
在火力发电领域,传统土建专业与工艺专业协同配合主要以二维配合为主。土建专业与工艺专业根据司令图,独立分别工作。土建专业先使用结构分析软件计算初版结构模型,并绘制CAD结构图纸,提出资料交给工艺专业。工艺专业工程师根据管道布置选型初算结果,给结构专业提出修改意见并在CAD图纸上手动增加工艺荷载。结构专业接收后在计算分析模型中更新荷载和布置,流程再循环。此流程端是双方专业在提出资料前交互较少,资料交互后发现问题会导致双方各专业较大的返工量。工艺专业提资图需要结构专业提资后手绘,进度慢且容易出错。积累版本多后,容易引起管理混乱,导致土建专业输入工艺荷载漏项。 电力结构设计专家系统SmartPPDS主要创新点如下:1、首次实现PDMS模型与土建gen计算模型双向局部更新而不丢失相应属性信息,实现模型一键更新。避免了工程师重复建模工作量,保持版本唯一性。2、首次提出预布梁概念,并应用于软件中。软件赋予工艺专业预布梁权限,由工艺专业在PDMS提预布梁位置,由土建结构专业接收确认调整,实现了工艺需求快速响应。3、首次将最新版《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5022-2012工况及荷载组合内置于软件,由软件根据需要自动生成需要的荷载组合。这种方法工况更加细致,准确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大大减轻了土建专业编辑荷载组合、荷载工况的工作量。4、创新设计流程。PDMS作为布置设计平台,由传统二维设计提资方式变为基于PDMS模型可视化提资,专业之间配合更加高效直观,减轻了专业内部外部的工作量,极大的提高了设计工程师的劳动生产率。5、首次研制出三维数字化流程管理。根据工艺提资土建受资流程,工艺提资分别设提资、校审、复核人,土建设主设接收人,并将提资数据分配给卷册负责人。各流程结束,自动推送到下一流程人,方便快捷。同时,对过程文件归档记录,加强了过程控制,提高了可追潮性。
2024国际氢能市场动向与投资形势分析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全球能源产业布局调整给氢能发展带来新机遇。国际氢能委员会与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联合发布的分析报告《氢能洞察2023》显示,随着全球氢能产业强势增长,到2030年全球氢能直接投资额有望达3200亿美元。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发布的《国际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预测,2050年全球氢能需求将增至目前的10倍,届时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5万亿美元。巨大市场预期进一步推升各路资本对氢能产业链的关注度。然而部分正在融资的氢能企业面临融资难度增加、融资周期拉长、交易对价降低、交易附加条件多等情况。氢能企业需要更清晰地认识当前形势并及时进行有效应对。本文对近期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氢能发展走向及变化进行分析,基于现阶段我国氢能产业链现状及趋势,研判产业投融资方向。研究认为,上游环节成为氢能产业投融资扩容的新增长极,电解水制氢产业链企业的融资均聚焦于核心材料领域,以燃料电池制备为主体的中游环节是资本重仓的热点领域,输氢管道投资拉动效益显著。
熔盐储能用高压感应加热技术
通过高压熔盐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直连高压电网,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熔盐加热。通过熔盐管道绕制异型多层,增大换热面积,内置高效导磁材料,实现高压励磁线圈与异型熔盐管道的高效电磁耦合,降低励磁线圈损耗。采用纳米绝缘材料将异型熔盐管道一体化浇注成型,降低系统散热,实现大功率高效加热。
油浸式变压器火灾风险防护管理
喷淋系统设计要点 喷淋系统覆盖整个变压器表面,包括围堰区域,设计喷水密度为12mm/min. 如果是相邻的多台变压器,假定所有相邻变压器的喷林系统同时运行喷淋管道和线缆不能穿过变压器顶部或者泄压装置 管道需自立且距离变压器至少0.5米远 避免水喷洒至套管 附件配备人工灭火消火栓
电力管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能源外送经济性分析
深远海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陆上土地等优势,对于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海上能源岛,通过“海上风电+”的融合发展模式,能够提高海域综合利用率,提升整体效益,降低开发成本。建设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涉及漂浮式海上风电等能源开发技术、电制氢(氨)等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柔性直流输电和管道输氢等能源外送技术。介绍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总体构成,比较分析适用于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大规模能源外送的输电技术,分别测算了汇集1000 MW漂浮式海上风电的能源岛通过柔性直流送电的成本、电制氢后通过管道输氢的成本,并将输电成本与输氢成本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海上能源岛适宜选择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或者管道输氢作为能源外送方案。测算结果表明,在2023年、2030年和2050年,输送距离为100~200 km时柔性直流输电方案的经济性均要优于输氢方案;输电方案与输氢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成本和登陆地区的消纳能力;预计在2050年,离岸100~200 km不同比例的电氢混合外送综合成本在0.18~0.27元/(kW·h)之间,与西部北部风光新能源基地、西南水风光基地外送东部的成本相比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