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红外图像智能诊断技术及应用
作为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红外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快速地诊断出设备的各类外部过热缺陷,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设备的温度分布来判断设备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缺陷。 传统的带电检测会采集大量的红外图像,仅2018年山东公司带电检测就产生红外检测图像51.5万张,随着现场移动作业和带电检测标准化作业的开展,红外图像的检测数量将进一- 步增加。这些图像利用率极低,分析存在主观性、易漏检和误检等问题,且无法形成快速的 反馈机制,丧失最佳发现和处理时机。显然,传统的人工分析模式已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对红外图像的智能化分析和诊断。 本成果响应国家和国网公司人工智能发展需求,针对电力设备非结构化红外图像数据,建立主要变电设备的红外检测图像样本库,利用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研究形成基于深度学习的设备及部件自动检测模型:通过融合被测设备基础台账及检测时刻气象、负载等多业务系统数据,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红外检测图像智能化诊断算法,实现红外电流致热及电压致热型缺陷的自动识别诊断。
500kV输电线路连接金具烧损原因分析与防范
架空输电线路连接金具一般只承受机械载荷,承载电流,其发热烧损现象较为少见。本文针对一起500kV输电线路四分裂导线连接金具异常发热烧损的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四分裂导线一子导线的耐张引流线夹接触不良是导致连接金具发热的主要原因。当四分裂导线某一子导线接触电阻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子导线的分流作用,导致连接金具之间产生电位差,连接金具流过电流,在接触电阻较大的槽钢连接处产生明显的过热现象,最终导致槽钢烧损。根据分析结果,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处理及防范措施。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零值红外检测方法
基于红外热像和人工智能的绝缘子检测技术及应用
本项目从绝缘子发热机理入手,以提高绝缘子检测效率和准确率为目标,通过对绝缘子发热原理的深入研究和红外热像特征的进一步挖掘,弥补传统红外热像方法在绝缘子检测领域存在的不足,结合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在线检测绝缘子的劣化情况和污秒程度。项目创建了能够反映绝缘子盘面发热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系列检测零值、低值绝缘子的算法,建立了绝缘子污砂度等级红外检测方法体系,开发了多套适用于绝缘子劣化或污秒程度检测的成装置和平台,达到了提高绝缘子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的目的。 本项目劣化检测方面,项目成果在检测效率、安全性和准确率等方面与现行检测方法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检测成本也由16元/片降至1元/片。绝缘子在网运行的数量庞大,为了防止绝缘子分化透发电网事故需定期开展检测,项目成果可以作为绝缘子劣化检测的普测方法,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污秒检测方面,项目成果实现了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带电检测绝缘子的污秒度等级,弥补了现行检测方法需要停电测试的不足,可用于在线监测重点输电线路或变电站的污秒状况,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前景。
红外检测技术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瓷质绝缘子带电检测中的应用
绝缘子
瓷绝缘子零值红外带电普测与高压脉冲精测技术
针对传统零值带电检测方法安全风险高、检测效率低、准确性不足的问题,结合工程实用化需求,创造性利用劣化绝缘子串相对完好绝缘子串铁帽温度梯度分布曲线形态差异这一显著特征来评判待诊断瓷绝缘子串是否存在劣化问题,有效提升劣化瓷绝缘子串诊断准确率,并实现瓷绝缘子零值红外检测数据处理智能化、诊断就地化,为带电普测提供实用化新技术;基于高压脉冲法研制便携式瓷绝缘子零值检测仪,实现更快、更准、更智能检测,为精准检测提供有效手段。两者相结合,弥补现有瓷绝缘子零值检测工作技术上的不足,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同时促进瓷质绝缘子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