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及以上厂站继电保护设备命名及标识规范
继电保护设备改进方向探讨
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已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中”,数字化(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均采用EC61850统一的信息接口标准,过程层通过统一的网络将二次设备连接成一个整体;不应该将逻辑直接向物理设备进行映射;继电保护不再是一个独立设备,有着多维系统属性。
基于打印数据采集的继电保护定值自动核对技术研究及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变电站(含电厂)微机继电保护设备突增,并且微机继电保护设备型号及版本存在多样化。目前各电网公司对微机继电保护定值核对仍然处于先打印,再进行人工逐条核对常规方式核对流程图。 常规微机保护定值核对方式存在如下问题:①人工操作微机保护设备再逐条核对方式,由于微机继电保护设备突增,并且微机继电保护设备型号及版本存在多样化,增加人为误碰微机保护设备,导致保护误动风险:②人工操作微机保护设备再逐条核对方式,需要两人及以上人工进行口述核对,效率低,易疲劳,易造成漏项、错项等(例如:某项微机保护定值为“0. 3990”,可能会误整定为“0.3390”,人工核对方式很难被发现),并费时费力;③人工操作微机保护设备再逐条核对方式,无法进行电子化存档、查询等,并在核对前需要先打印成纸质定值单后再核对,浪费大量的打印墨、打印纸,存在污染环境等。一些科研机构开发的在线定值校核技术,通过网络将定值上传到服务器,再通过对微机继电保护设备在线读取后与.上传的定值单校核,该在线定值校核技术主要不足是需要采集每个厂家保护协议匹配,但与多厂家保护协议匹配相当困难,需要大量的资金购置每个厂家微机保护接口协议,导致推广应用受到限制等。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2017 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项目组进行了《基于打印数据采集的继电保护定值自动核对技术研究及应用》职创项目研究,2018年3月至今对项目成果整体进行推广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顺序控制技术规范
适应调控一体化模式的继电保护设备在线监视 与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该项目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 近年来,电力系统发生灾难性连锁故障的次数明显增多,继电保护设备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第一道防线的实施载体,其可靠运行和及时消缺,对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故障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从调度端、调度端至变电站信息传输、变电站端三个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满足调度员、监控员、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撑人员对继电保护设备信息的应用需求。 项目成果在冀北电网变电站至调度端成熟应用,研发系统通过电力工业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质量检测中心检测,项目技术已列入2017版《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成果已转化为与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东北、天津等12家国、分、省三级调控中心签订的继电保护在线监视与分析项目合同,并且在菲律宾国调和棉兰老岛、维萨亚斯群岛省调成功实施。项目正在编制2项国家标准《继电保护在线监视与分析技术规范》、《智能变电站光纤回路建模及编码技术规范》,应用前景广阔。
继电保护装置与通信设备互连光接口研究
本项目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力线路继电保护通信接口,替代了原有保护与通信设备间的专用接口装置,减少了传输环节,解决了原有设备故障率高、抗干扰能力低、维护及网管监测困难、占用大量机房空间等问题,提高了保护正确动作率和系统安全水平。根据以上需求,电网制定2Mbit/s光接口标准,保护设备厂家和SDH设备厂家根据此标准开发出适用于保护设备和通信SDH设备的互联2Mbit/s光接口,使得保护设备将输出的2Mbit/s光信号通过光纤直接输入复用SDH通道中,从而去除2Mbit/s复用通道方式下的光电转换接口装置,有效的解决现网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通过为期一年的变电站(10个500KV或220KV站点,5条500KV或220KV线路)实地环境下的试点工作,结果表明在电网不同电压等级的多条输电线路进行的2M光接口试点测试工作,各继电保护设备的2M光接口与各通信公司的SDH通信设备的2M光接口能够正确实现互联互通,各项参数良好,并且在长时间下可以稳定运行。继电保护录波图显示,2M光接口运行情况与原有保护接口对线路故障的反应一致,满足电网运行的要求。本项目技术取消了保护与通信设备中间光电转换设备,减少了投资。如果推广至其他电压等级,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继电保护设备标准化设计规范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103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