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防灾减灾技术探索
南方区域极端气候复杂,夏季雷暴、台风和地质沉降等多发,冬季雨雪冰冻和夏秋季山火等极端灾害频发,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尤其是威胁风、光、水等绿色能源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绿色能源不确定性、极端气候等因素导致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风险问题
上海电信培训中心碳中和智慧园区示范项目
为推进上海邮电设计院电信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公司)“双碳”工作,加快零碳技术落地试点,上海公司通过引入绿色能源、多维节能技改等方式,以自有园区为试点,打造天宝路 879 号碳中和智慧园区示范项目。 根据现状情况,在园区自有产权机楼楼顶安装光伏设备,对园区有条件且规模较大的停车场进行光伏改造,对自有基站增加光伏发电设备,按照“打造标杆”的原则对园区主干道路现有照明灯杆进行替换,B1c 楼进行储能技术试点,以及对园区内全部终端配电线路开关智能化改造。碳中和智慧园区示范项目采用分期开发,其中终端配电线路开关智能化改造项目,获批为首批次改造项目。
新疆首批次跨省区绿色电力交易 成交电能1150万千瓦时
9月26日至27日,10月新疆送安徽月内绿色电力交易(以下简称“绿电交易”)顺利开展,交易绿电1150万千瓦时。这是新疆首批跨省区市场的绿电交易,为新疆丰富的可再生绿色能源打通了消纳“新通道”,对促进推新疆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为更大规模的新疆绿色电能进入全国千百万家用电企业按下了“启动键”。
能量转换如何影响电力变压器的性能/规格/要求
未来,电力需求将会显著增长(电动车、电热器)。仅靠绿色能源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尚存疑问。任何情况下,安装的重要变压器的数量都会增加。可靠性取决于各种参数及故障根因分析后的系统改进速度。为了优化在运系统的可靠性,诊断方法及监测的需求将会增长。未来电网仍然是一项特殊的挑战。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梅州抽水蓄能电站2号机组正式投运 预计今年6月底全部投运
3月1日18时,南方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下称“梅蓄电站”)2号机组顺利完成15天考核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行,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增30万千瓦电力调节能力。至此,梅蓄电站已经有两台30万千瓦级机组投运,对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电网电力供应,提高绿色能源消纳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电网侧新型储能成本疏导机制的思考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最大限度利用风光等绿色能源的关键技术,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不含储热)超过400万千瓦。当前电网侧新型储能的功能以促进局部地区新能源消纳、替代输变电工程投资为主,但其综合性、全局性功能发挥不足。同时当前储能发展受限于成本疏导机制尚不明确,完全通过参与市场化方式回收投资成本仍存在难度和风险。本文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分析电网侧新型储能的功能定位,并研究提出可能的成本回收机制,为后续推广应用提供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