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 推动“双碳”目标有序实现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能源领域的重要使命。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就是以“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核心思想和综合化的发展理念、智能化的发展手段、准中心化的发展模式,保障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构建,推动我国能源系统清洁化转型的同时兼顾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最终实现全社会、全产业链的经济脱碳与安全脱碳。
政策解读|《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7号,以下简称《意见》),对提升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发电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国际实践与启示
电力能源绿色转型和现货市场加快推进使得中国发电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建立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日益迫切。围绕此问题,梳理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的国际实践经验,综合比较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和容量补贴电价3类机制的基本原理、总体框架与核心制度、机制优劣与适用条件;以容量市场为重点,比较分散式、集中式和可靠性期权3类市场模式,归纳以容量配额、资格审查和市场交易为核心制度的基本框架体系,研究各个市场拍卖制度设计和容量需求曲线计算方法;阐释智利补贴机制中容量电价和充裕容量的核定原理与方法,探讨稀缺定价机制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局限性及监管两难问题。最后,就中国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建设问题,提出与中国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分阶段建议。
广西“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 大力推进“光伏+”模式
近日《广西“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不低于4.62万吨、0.32万吨、1.44万吨、0.87万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仓储物流绿色,电网节能减碳——国网浙江电力推动电网物资物流仓储绿色转型
11月15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位于德清和长兴的两个电力物资仓库获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授予的绿色仓库认证。仓库通过铺设屋顶光伏等措施,逐渐实现用能清洁化。
安徽省:推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各类调节电源建设
近日,安徽省司法厅发布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鼓励电力企业运用互联网、信息通信和智能控制技术等,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促进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
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2021年6月28日,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右岸14号机组带负荷百万千瓦成功,机组运行指标全部达到精品标准,这是由哈电集团研制的全球首台并网发电的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世界第一,研发的“零配重”巨型长短叶片转轮,转轮最优效率高达96.7%,国际领先;额定电压24千伏,为水电行业目前最高电压等级。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研制成功实现高端装备制造重大突破,代表着我国水力发电技术已经登顶世界水电之巅,迈入世界水电装备无人区,引领行业,将有效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访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志超:深挖新型电力系统控制保护潜力日益迫切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全面加速绿色转型,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4.8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16.9%;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6亿千瓦,同比增长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