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产密码的海量电力物联网设备安全高效标识采集技术及应用
当前,国网公司正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和运营好“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成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核心任务。然而,目前电力物联网设备存在批量识别效率较低、接口协议和数据格式不统一、业务融合度不高、共享应用不充分等问题,难以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和发展需求。此外,电力领域关系国计民生,对信息安全保障有极高的要求,通用的物联网设备难以满足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 项目研究成果已在电力、轨道交通等多个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推广,在海量电力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出入库、批量盘点、配送、流水线检测等环节,累计应用物联网相关芯片超过1亿颗,配套物联网终端设备超过20万台/套,实现直接经济效益约2.82亿元,利税约4221.74万元,应用规模可观,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成功实施满足相关领域的安全标识、高效识别、信息贯通及共享需求,对有效提升相关领域智能化水平、保障信息安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开山岛智能微电网及海水淡化项目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作为责任央企,连云港供电公司致力于为沿海岛屿提供安全、优质、经济、环保的能源。为满足海岛用电需求,公司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攻克发展、建设、运检、调控、信通等多个专业难题,在开山岛上建设一套综合能源智能微电网系统;充分利用海岛丰富的风、光、波浪能等自然资源,建设30千瓦风机一台,采用屋顶平铺方式建设110千瓦光伏,660千瓦时储能,发电功率50千瓦柴油发电机和日产10吨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通过多种能源协同互补利用,彻底解决岛上用电用水紧缺难题。建成投运开山岛智能微电网及海水淡化系统,让开山岛的夜晚灯火通明,为将开山岛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贡献苏电经验。
国家电网公司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之持续优化业务布局,推动发展转型升级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党中央面向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持续推进业务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强实力、以改革增动力,提出“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三站合一”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思考
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公司“第一张网”。泛在电力物联网(SG-IOT)是覆盖能源生产和消费各环节,与智能电网“同生共存”的公司“第二张网”,具有“全时空通信覆盖、全环节物物互联、全业务云端运行、全数据统一管理、全方位数据应用、全过程可信互动”等枢纽化、平台化、共享化特征。建设运营好“两网”是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打造“三型”现代企业的核心支撑体系。
电力无线专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本项目属于电力通信领域。 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需要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支撑,面对电力业务高效泛在承载、安全可靠接入、主动智能运维管控等挑战,原有业务系统独立建设接入通信,技术体制单一,难以兼顾经济、安全和泛在接入等因素。因此,项目基于无线LTE技术,突破电力业务末端接入网络规划、无线多业务安全隔离、端到端主动运维等关键技术,打造以电力无线专网为基础的电力物联网泛在接入方式,提升电网末端感知能力、支撑构建以智能配电网和客户为中心的能源服务体系。基于项目成果研发的电力无线专网系列设备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在江苏建设了国网系统内规模最大、覆盖业务最全的电力无线终端接入网络。 项目自主研发基于SM2算法的配电终端、工业级无线终端等核心设备及规划优化系统和智能运维平台,健全产业链。所研发通信终端、微基站等形成数条生产线,终端设备年产能可达50万台。基站和核心网根据管理接口要求进行定制化采购,使用电力授权频率且进行安全强化,定制化厂商生产线年度产能可达2万台。项目共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7件、实用新型8件、软著8项;发表论文37篇,其中15篇SCI,22篇EI。
电力超脑——供电服务AI指挥员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初步建成了“以客户为中心,资源统一配置、服务一口对外、业务全面管控”的供电服务指挥体系。但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与客户服务质量压力日渐增大,抢修资源调配、服务质量监督、信息化孤岛等问题逐渐暴露。本项目通过智能语音、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以效率效益为目标,人工智能布局传统业务领域,建立新型的现代化供电服务指挥体系,解决错综复杂的业务数据结构与系统壁垒,应对与日俱增的业务规模和服务要求,在提升业务质效的同时,减轻传统人工业务执行压力,提升电网企业在配网侧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重点研究“业务场景的级联闭环与落地效果”、“海量数据的开放共享与价值创”、“多业务、多技术的融会贯通与集成创新”三个关键点,推动业务模式和支撑能力深度融合、有效匹配,更好地发挥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在“强前端”、“大后台”现代服务体系中的枢纽平台作用。
信通技术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与发展
泛在电力物联网(SG-eloT)是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新时代国家电网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是与坚强智能电网协同并进、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具有智慧化、多元化、生态化特征的公司 “第二张侧”,是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是“三型”现代企业的核心支挥体系,是新时代国家电网信息化发晨的新战路,支撑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业态创新和新的更高水平的价值创造。泛在电力物联网与坚强智能电网不可分割、深度融合,推动公司从电网金业向“三型”能源互联网企业转型。 从发展趋势看,物联侧成为斯的生产消贾模式,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资料,井带动社会资源广泛参与,日益成为价值再造的核心要素与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从技术角度看,物联网应用存在三种形态,一是数据单向采集,二是“采集+集中控制”,三是“采集+编中控制+区域自治”:从业务和生态角度看,逐步从“垂直封闭”模式向“水平开放”模式转变,包括以资源共享为特征的一次水平化和以能力开放为特征的二次水平化。部分国内外工业企业陆续启动物联网或工业互联网建设,信息通信领先企业也从不同角度提出物联网相关解决方案,推动“大云物移智”等信通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广泛深度融合。
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与机制创新研究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新一轮发展浪潮中。在中国电力行业新环境呈现出外部环境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发展态势下,电网的发展方向、竞争格局都呈现出新的变化与特征。与此同时,能源互联网技术,分布式发电供能技术,能源系统控制和管理技术,以及新的能源交易方式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能源综合服务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引发能源系统的深刻变革,成为电网企业战略竞争和合作的焦点问题。因此,如何构建中国电力行业新环境下的电网发展战略规划,推动我国电网企业在电网发展战略制定与电网发展成为本研究的技术难度。本研究在确定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基于电网公司视角,逐步开展浙江公司电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 本研究全面分析浙江电网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研究提出电网发展的战略内涵和目标、电网发展战略规划重点、电网业务发展方向调整和保障措施,重点考虑建设“能源综合服务企业”和进一步加强“专业配售电服务”,加快推进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对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的电网建设和发展起到指导或参考作用。基于电网公司的视角探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网公司的电网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市场化售电服务,创新开拓电网延伸服务,建成以“一体两翼、两个一流”为特征的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为电网公司电网发展战略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的研究创新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于中国电力行业新环境分析浙江省电网发展环境;以构建电网发展战略规划中长期目标和规划重点为核心研究内容,提出推动电网规划相关业务调整的方向;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战略规划,构建浙江公司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核心业务;制定电网发展战略规划保障体系,提出新战略管控体系下电网业务发展的实施策略与对策建议。 本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基于电网发展战略规划视角,开展《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与机制创新研究》,具有显著的时效性和创新性。本研究成果包括《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与机制创新研究》专题研究报告 1 份,目前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公司电网建设规划制定和发展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