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 推动“双碳”目标有序实现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能源领域的重要使命。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就是以“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核心思想和综合化的发展理念、智能化的发展手段、准中心化的发展模式,保障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构建,推动我国能源系统清洁化转型的同时兼顾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最终实现全社会、全产业链的经济脱碳与安全脱碳。
《多能智慧耦合系统》白皮书
《多能智慧耦合系统》报告于2022年09月发布。随着可再生能源(如光伏和风能)的发展,考虑到可再生能源自然是间歇性和随机的,大规模采用可再生能源将对能源供应安全带来技术挑战,而多能源耦合系统可能会缓解这一挑战。多能源耦合系统可以增加整个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平衡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此外,多能量耦合系统还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该报告阐述了多能源耦合系统和服务的概念、在碳中和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介绍了多能源智能耦合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多能源智能耦合能源系统国际标准的发展现状、多能源智能耦联能源系统的标准化需求及发展前景。
基于组合式、模块化能量路由器的多微网孤网生存能力提升
他指出,世界各地冰雪、地震、飓风灾害频发,造成了灾害地区大面积电力断供,利用残存的或者移动式的分布式能源进行区域能源供应是主要解决手段之一。军事上以及极端环境下,战斗部队、救援队伍等的移动供电和驻扎供电迫切需要多种能源共同维持,并能够长期生存,避免携带过多油料和补给。他主要介绍了一种便于实现快速部署的模块化能量路由器,兼顾单人携带和组合供电模式,即通过矩阵连接方式提升的设备可靠性,又同时通过其互联多个孤立微网,大幅提升互联下的多微网孤网生存能力,并介绍模块化容量设计方法和组合控制策略。
浙江衢州:新增光伏装机400MW以上
5月5日,衢州市人民政府发布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健全清洁高效能源供应体系,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智能光伏,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8%以上。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优化能源结构,新增光伏装机40万千瓦以上。
我国能源安全形势技术分析
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至关重要。文中以国际能源署对能源安全的定义为基础,从生产保障能力、进口多元程度、经济可承受性3个维度构建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的组合评价方法,得到不受评价范围、评价期影响且相对固定的能源安全指数。通过综合评价中美两国2015年—2021年能源安全水平,得出中美两国能源安全指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在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用能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仍须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生产能力,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升能源自给率,扩大能源国际合作规模,降低用能成本,保障能源安全。
基于通用化生产流程模型的工业园区微电网能量管理与生产流程协同优化
工业园区微电网中动态工业生产流程与其能源供应是紧密联系的,通过灵活调控其工业生产流程的用能计划,参与到配电市场中,可进一步减少其用电成本。提出一种基于通用化生产流程模型的工业园区微电网参与配电市场的能量管理与生产流程协同优化模型与方法,并引入地源热泵进一步提高能效。首先,提出了含地源热泵的工业园区微电网的用能架构,建立了工业生产流程与用能关系的通用模型。其次,构建了基于通用化生产流程模型的工业园区微电网参与配电市场的双层优化模型,分别以工业园区微电网能量管理与生产流程调度协同优化模型为上层模型,以配电市场出清模型为下层模型,双层模型之间交换功率和电价信息。然后,基于KKT条件、对偶原理以及大M法将双层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xed-integer second-order-cone programming, MISOCP)模型。最后,以短流程炼钢厂、水泥厂等典型工业园区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对工业生产流程进行有效建模,并降低工业用户的用能成本,缓解电网调峰压力。
智慧能源服务平台
为了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实现多种能源的综合管理与智慧服务而研发的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深度融合,面向能源供应商/服务商(B类用户)、能源消费者(C类用户)及政务机构 (G类用户),提供综合能源的规划配置、全景监测、能效管理、智慧调控、智能运维、用能优化、数据增值等服务,给能源管理“增智”,为能源消费“赋能”。智慧能源服务平台面向各类区域典型场景、共性业务需求,按照轻量化和套餐化的要求,采用分布式服务框架、组件化设计,打造低耦合应用功能模块池,借鉴中台理念构建基础平台,结合应用场景从模块池抽取微应用,实现按需组合、无缝集成,灵活适应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基础平台拥有长期沉淀的业务能力,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个性化开发需求。平台包括能效管理、智能运维、需求响应、楼宇管理、项目管理、多能协同、现货交易服务、能源大数据、城市能源运行统计、能源金融支撑与能源生态圈等模块,可向商用楼宇、工业企业及园区、社区等场景提供综合能源服务。
光热+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微网系统
充分发挥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西电宝鸡电气有限公司在光热产业和配电领域的优势,集成多种能源技术路线,建成发、输、配、用、储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业园区型多能互补智能微网。集成太阳能光热+光伏+风电+市电、储电+储热+清洁供热、交直流+高低压+充电桩等技术和工程实现,采用“互联网+”将示范区内多种能源供应和消纳进行数字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工业园区智慧能源管控运维平台,实现整个工业园区的多能互补和电热冷汽四联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