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电力加快无人机自主巡检规模化应用
5月6日9时,在江苏常州与无锡交界的一处树林内,一架无人机在±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直流输电工程线路通道附近飞巡。该工程江苏段横跨苏南4市8县(区),沿线地势以丘陵、平原为主,植被茂密。春夏之际,树木生长迅速。搭载三维激光雷达系统的无人机可高效获取交叉跨越、树线距离等空间距离信息,测距精度可达厘米级。
电力设备巡视及检修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本项目针对目前电网设备运维的突出问题,攻克了巡检 图像缺陷实时诊断、机器人带电作业、机器人自主巡检等关 键技术,研制了系列化、全方位智能运维装备,构建了电网 设备智能运维体系,实现了“无人值守+立体巡检+集中监控 “的电网设备运维新模式。项目成果推动了“电网设备巡检向以机巡为主的模式转 变、电网设备检修向机器人带电作业检修模式转变、数据分 析向多源融合的智能处理模式转变”,已全面应用于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及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机器人 及无人机累计应用九千余套,近三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二十 多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基于视觉的无人机自主巡检关键技术研究
变电站自追踪式驱鸟巡检机器人
一、技术(产品)总体描述; 自追踪式驱鸟巡检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建立地图、路径规划、自主避障和高精度定位等功能。驱鸟巡检机器人采用基于图像分析、声音、雷达探测等多种鸟类活动识别技术,利用激光驱鸟、定向超声波驱鸟等驱鸟措施实现对鸟类的驱离。同时,驱鸟巡检机器人可通过自主巡检、任务巡检的方式对变电站内的鸟类进行主动探测和驱赶,有效解决鸟害对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 二、主要功能及优势分析; 1)产品模块化,易于维护; 2)采用先进的3D激光导航技术和视觉惯性导航技术,实现精准定位及避障; 3)基于视觉识别技术及电扫雷达阵列的探驱一体化综合驱鸟系统; 4)计划巡检、定时巡检、特殊巡检结合,保证大范围、无遗漏执行巡检任务; 5)具有多级权限,可以远程登录、访问、配置、管理和自启动等能力; 6)可接入综合生产管理系统(PMS),实现巡检机器人集中优化控制和统一调度。 三、技术性能指标; 外形尺寸:1300mm*1000mm*800mm 重量:170Kg 行走速度:≥0.8m/s 自主导航定位精度:±1cm 爬坡能力:20° 越障能力:80mm 涉水深度:100mm 图像分辨率:1920×1080P 可见光相机光学变焦倍数:≥30倍 云台性能:垂直范围:±90° ;水平范围360° 输入电源:AC220V±20%,50Hz 续航时间:8h 驱动方式:四轮驱动 四、应用领域 变电站
「电力无人机应用案例分享」基于机器视觉定位与视觉识别相融合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应用案例
“2021年(第七届)电力行业无人机技术应用交流会”于2021年10月28-29日召开湖北武汉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促进电网智能运维综合成效提升、推动新形势下电力无人机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落地,展示电力无人机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