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9条 超声
PPT

开关设备局部 与定位典型案例分析

发布日期:2019-05-23

JD-S10局放检测仪包括JD-S10-U、JD-S10-A、JD-S10-T、JD-S10-H四个模块,分别用于检测电磁波、超声波、脉冲电流和暂态地电压。

624次浏览
标准

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仪技术规范

546次浏览
论文

高压开关柜绝缘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发布日期:2024-06-11

目前国内诊断开关柜的绝缘状况主要还是运用预防性局部放电试验,需要停电进行,由于预防性试验周期间隔可能较长,很难发现在两次预防性试验间隔之间发展起来的绝缘缺陷。介绍一种新型的高压开关柜绝缘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包括基于超声波和TEV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在线检测绝缘性能,为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提供丰富的数据依据,全面保障高压开关柜的安全运行。

529次浏览
成果

特高压GIS壳体无损评价方法及应用

发布日期:2019-05-22

目前GIS已经成为高压电器的主流开关设备。截至2015年底,国网公司GIS在运量已经超过60000间隔。GIS壳体已经成为GIS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据国网公司统计,2006年至2015年壳体损伤引起的缺陷,包括壳体损伤漏气(如图1),壳体焊缝开裂(如图2)及壳体爆炸(如图3)等,占GIS缺陷总数的15%,高居第二位。GIS壳体损伤轻则引起SF6气体泄漏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影响GIS设备安全运行,重则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因此GIS壳体特别是具有更高参数的特高压GIS壳体的安全性显得日益重要。目前GIS壳体安全方面存在以下两大问题:一是设备入网前GIS壳体无损检测技术不完善,GIS壳体质量检测存在盲区。例如:常规超声、射线等检测方法是逐点检测,无法实现GIS壳体整体快速检测而且存在检测盲区;对于GIS壳体的一些复杂结构如角焊缝,不锈钢壳体,常规的检测方法无能为力,使得这些设备的制造质量缺乏有效监督。二是在运行阶段,特高压GIS壳体环境载荷复杂,参考数据缺乏,壳体缺陷定量精度差,也无GIS壳体的安全性评定方法,导致壳体的安全状况无法准确掌握。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成果开发特高压GIS壳体的无损检测及安全性评定的关键技术,为特高压GIS壳体的安全保驾护航。

502次浏览
标准

水电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

494次浏览
标准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技术规程 第3部分 :衍射时差法

474次浏览
标准

超声波局部放电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

473次浏览
成果

一种GIS设备局部放电诊断方法及系统

发布日期:2022-07-26

本专利针对现有GIS特高频局放监测误告警问题严重,无法准确预警设备缺陷的现状,提出了一种GIS设备局部放电诊断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各传感器信号开展相似性分析和多维度数据的融合分析,降低了误告警率,提高了设备缺陷的检出率,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在申请阶段符合“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相关要求,在2017年11月通过“局部放电+特高频+定位”等关键字进行专利检索,与本专利接近的技术为:1)一种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状态预警数据异常值的筛查方法(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已授权);2)变电设备多源局部放电信号的分离方法及装置(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技术服务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已授权);3)一种基于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的GIS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湖南湘能智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审),专利1仅适用于电缆局放检测技术领域,专利2是利用密度聚类算法把局放信号进行分离以区分不同源的局放信号,专利3是利用2路特高频信号和2路超声波信号进行局部放电源的准确定位,具体如何利用特高频信号对局部放电源定位并没有给出说明,也没有说明采用何种参数,进行何种定位方法,三个专利均不具备本专利的技术特征,且存在相应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具备显著新颖性。

成果

核电站冰堵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

发布日期:2018-06-06

冰堵技术是一项实用性非常强的应用技术,本技术研究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多次试验验证,给出了科学有效的评价,解决了冰堵技术的限制问题,扩大了冰堵技术在核电站的应用范围,并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冰堵工程方案,为现场安全实施冰堵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保证了机组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核电站商运以来,冰堵技术没有任何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参考。经过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多次试验验证,根本解决了冰堵碰到技术难点,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 冰堵应用范围的技术创新。管径应用范围由6英寸扩大到36其寸。管道材料由碳钢和316L不锈钢材料拓展为304L/316L不锈钢、碳钢、低合金钢、铜、铝等多种材料。冰堵介质由由单-一的水介质拓展为水,海水、翻水。 冰堵工程方案的技术创新。针对低温对管道材料影响的理论风险,结合液氮冰堵试验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可行的预防措施,实现了铁素体材料和奥氏体材料的液氮冰堵。 冰堵夹具的创新应用。之前冰堵夫具只是单一的半封闭夹具,其应用范围有一定限制。根据现场管道位置及布置、创新应用了多种夹具,包括开口式、整体式夹具、柔性冷冻夹套及编绕式冰堵设备。 冰堵验证方法的技术创新。冰塞是否在管道形成是整个后续维修工作开展的前提。由先前单一的疏水法拓展为多种验证方法,包括直接流水法,冰堵区域温度检查法,目视观察结霜法,超声波探测法,单侧压力升高法。 冰堵技术的安全技术创新。根据国内外冰堵失败事件数据的统计,找出冰堵失败的根本原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列出了安全注意事项和管理层关注的关键点,制定了冰堵技术安全规定。 冰堵位置选择的技术创新。以往冰堵位置选择只是根据经验,没有科学的依据。现在根据试验结论和计算结果,制定了安全可靠的位置选择方法。如冰塞与管道封闭端间的安全距离,冰堵与限制部件的安全距离等。 冰培技术的理论研究创新。根据研究表明,冰塞的强度不是靠冰膨胀后向外的径向力获得,而是依靠管道内壁与冰赛之间的摩擦力,和管道内壁与冰塞之间的附着力(机械互锁理论)结合在一起。

455次浏览
论文

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超声检测实验

发布日期:2024-01-29

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是近年来频发的电缆故障类型,而目前的烧蚀缺陷检测手段难以满足存量电缆的检测需求。为此,文中首次研究基于铝护套内表面粗糙度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首先,开展潮湿条件下的缓冲层烧蚀模拟实验,并对烧蚀后的铝片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试以及电化学阻抗谱分析,发现随着烧蚀时间的增加,铝片的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同时铝片表面的腐蚀程度逐渐加深,对应的缓冲层烧蚀缺陷逐渐加重,表明铝片的表面粗糙度与潮湿条件下缓冲层的烧蚀程度存在关联。其次,对烧蚀后的铝片开展超声检测实验,并通过相邻超声回波信号的幅值比推算出铝片腐蚀面的粗糙度,与实验测得的粗糙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文中结果表明超声检测可用于检测缓冲层烧蚀缺陷的严重程度,为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超声检测方法的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448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