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高输电塔线体系地震下动力响应及易损性分析
长短腿结构设计是应对山区不等高基础的有效解决方案(如川渝特高压工程),但这种设计破坏了塔腿的对称结构,在动力作用下,尤其是直接作用于塔腿的地震荷载下,其能量传递过程必然异于常规铁塔。
随机脉动风场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
输电杆塔及塔线体系(简称塔线体系)是整个电力系统中输电环节的核心部分,沿海地区的强风对塔线体系有着重要影响。为研究在随机脉动风场作用下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特性,文中以广东某地区的1W2C9型鼓型自立式输电杆塔为研究对象,建立输电杆塔的单塔及一塔两线的塔线耦联有限元模型,结合Davenport风速谱与四阶自回归法模拟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单塔9节点及塔线体系49节点的脉动风场,研究在此脉动风场下的单塔及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并探究不同风向角对其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塔及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最大值大于其拟静力响应;由于塔线耦联效应的存在,输电线会增加塔线体系的稳定性,降低其动力响应;90°是输电杆塔单塔及塔线体系动力响应的最不利风向角。
电网输电塔安全诊断与加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电网输电塔是应用极广的一类高耸结构,作为重要的电力工程设施,确保主结构体系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然而,输电线路作为电能输送的“生命线”,倒塔断线事故却时有发生。目前,想要对倒塔断线事件进行有效预防,对输电塔塔身结构运行状态开展检测评估,主要依靠巡检时目视、拍照图像分析等基本手段,对结构整体运行应力水平无从掌握,从而无法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输电塔强度校核诊断时,多采用现行设计规范使用的传统工程算法,将输电塔单独作为隔离体,整体按压弯变截面构件计算。这种方法既难以考虑输电塔结构的细部特征,又无法考虑输电塔与导(地)线的相互作用和其他荷载的准确作用。由于无法得到输电塔各杆件具体详实的应力分布情况,导致输电塔的计算应力与实际运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也缺乏输电塔动力特性基础数据,难以全面细致地对结构进行安全诊断。而目前,对于需要进行加固的输电塔,多采用局部补强方法,并且由于角钢塔螺栓节点较多,加固结构避开节点时造成传力作用降低,影响加固效果,特别是对于老旧输电塔,设计时安全系数小、抗冰抗风强度较低,局部补强起不到提高整体承载能力的要求,高效的整体加固技术还是空白。
特高压输电塔龙卷风荷载特性的数值模拟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龙卷风作用下特高压输电塔的风荷载特性。通过建立龙卷风风场的CFD数值模型,验证了龙卷风风场结构的合理性。进一步建立特高压输电塔的精细化数值模型,重点分析了风场中不同位置和不同风向角下输电塔各塔段的体型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输电塔上部第1~4塔段在距离龙卷风风场中心1.5D(D为核心半径)处所受风荷载最大,下部第5~9塔段在距离龙卷风风场中心1.0D处所受风荷载最大;输电塔整体在距离龙卷风风场中心1.0D处所受风荷载最大。随着与龙卷风中心距离的增大,输电塔整塔横向风载系数最不利风向角从60°增大至90°,纵向风载体型系数最不利风向角在0°~30°范围内变化。在距离风场中心1.0D和1.5D处,输电塔整塔风载体型系数模拟值要大于规范值。
输电铁塔振动控制数值分析
针对特高压输电塔结构高、柔度大、阻尼小的动力特点,系统阐述了粘弹性阻尼层在输电塔阻尼提升中的作用,从粘弹性材料本构关系着手,明确了PRONY 级数在时、频域中的确定方法;深入分析了粘弹性约束阻尼层复合结构的力学特点,提出了简单、有效的杆系-实体混合有限元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分析粘弹性阻尼层在输电塔结构阻尼提升的作用机理,进而可达到控制输电塔振动的目的。在此理论基础上,以一特高压输电塔为研究背景,基于ABAQUS 有限元软件对敷设粘弹性阻尼层的铁塔模型开展相关的数值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粘弹性约束阻尼层可有效提高输电塔的模态阻尼,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振动控制方法。
陡峻山区输电铁塔与基础连接形式设计研究
本项目首次提出了斜独立塔架和联合塔架这两种输电铁塔与下部基础之间的连接结构,根本解决了陡峻山区铁塔塔腿级差难以满足地形要求的难题,这两种连接结构施工方便、安全性好、对环境破坏小、经济性好。研究了连接结构顶部位移对输电塔杆件内力的影响,首次提出了连接结构顶部位移的控制值。对连接结构顶板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了十宇加劲顶板和密肋顶板两种顶板型式,并提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对各种连接结构的经济性能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各种连接结构的适用范围。申请了专利《输电铁塔基础连接结构》一项。(6)在《四川电力技术》杂志发表了论文“陡峻山区输电铁塔与基础连接形式设计研究”一篇。 随着电力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西南山区水电资源的开发,输电线路工程不可避免需要在崇山峻岭中建设,对于地形坡度过大(大于50°)的塔位,采用铁塔长短腿加高低基础的方案仍然不能满足地形的要求,以往都是采用铁塔上坡侧降基面的方法解决该问题,与该传统解决方法相比,本成果可以大大减少土石方的开挖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少了水土流失量,降低了工程建设引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本技术在陡峻山区输电线路工程中可以全面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