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2期《输配电观察》杂志电力电缆专刊
本期杂志以电力电缆为主题,诚邀业界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对就电力电缆的发展及展望、电缆工程生产准备及验收、电线电缆产品标准体系、电缆运维服务的标准化、产业化,电缆及通道运维管理和运检技术、人才培养、电缆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应用等重点内容展开论述,就予以关注的问题提出建议。
配电网运检技术
在经济新常态下,电力事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比如工作量增多、电力管理模式发生转变。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电网企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必须发现、储备、培养和留住重要的技术人才。为适应电网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国网冀北张家口供电公司积极进行业务和管理变革,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聚焦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递进式培养体系”的人才培养新路子,围绕培训、自学、师带徒、实践四个方面,组织编写《配电网运检技术》一书,鼓励员工利用碎片时间以研学、实训形式开展技术攻坚,鼓励青年骨干进行实践锻炼,为配电网运检技术创新、电网企业社会价值提升提供重要力量。 本书在广泛实地调研以及收集整理配电网运检现场处置案例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配电网运维检修的核心内容,包括配电网基础知识,架空配电线路、电缆配电线路、配电台区及设备的运维检修,配电网运检安全质量管理等内容,并结合典型案例与实践经验为配电网运检作业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切实解决配电网运检专业需求,提高配电网运检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配电网系统安全系数。 联 系 人: 张一飞 张 琴 手 机: 18334793050 18771044475
关于征集2024年变电智能运检技术创新成果的通知
为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电力业务深度融合,助力变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EPTC变电专家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从即日起开展2024年变电智能运检技术创新成果征集工作,并根据征集情况开展相应的技术研究、示范验证及应用推广等专项工作。
工业互联网在变电智能运检领域的实践与探索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网作为消纳高比例新能源的核心枢纽作用更加显著,对电网运检提出了更高要求。变电站点多面广、设备种类和数量繁多,电网公司正积极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传统运检向智能运检转变。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重点围绕状态感知、健康诊断、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智能运检技术和产品研发,形成变电智能运检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变电智能运维平台、变电智能巡视系统、四足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系统、在线监测装置、数字化表计等产品。本报告汇报了南瑞继保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变电智能运检领域的应用思路、技术特点和实践案例。
大型城市配网设备高效运检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研究了技术装备体系、平台支持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等配网设备高效运检体系的三个关键要素。首先,搭建配网设备高效运检技术装备体系,实现前端设备全景感知。通过系统分析研究电网企业运维现状,创新应用各种先进运检技术和手段,开展前端设备的集成化、规模化应用,实现前端设备电气量、设备状态、运行环境等数据透明感知。制定了城市配电网运维技术装备发展规划与路线图,提出并设计了符合国内配电网发展阶段、具有广州特色的“智能化在线监测、简约化带电巡检、集成化停电试验”相互补充的配网高效运维技术装备体系规划与路线。首创配网智能单兵巡检装置,实现设备状态的自动获取,打造智能配电房与智能管廊,实现设备状态的透明监测,应用配网设备实物资产编码,实现设备智能识别技术。其次,构建配网设备高效运检平台支持体系,完成中端平台数据驱动。成果开发了配网智能运检管控平台,支撑设备的状态评估与运检管控,引进先进技术分析手段,支撑设备缺陷分析,提升技术监督水平,开展人才培训与标准建设,提升配网设备高效运检技术支撑。最后,构造配网设备高效运检组织管理体系,达成后端业务融合激励。成果以提高效率与效益为导向,以确保安全稳定、优质服务和队伍稳定为前提,以构建配网设备高效运检体系为目标,以有利于安全生产基础更稳固、运检劳动效率更高、单位电网资产运检成本更低为核心目的,打造资源集约化、运维一体化、检修专业化、管理精益化的高效组织管理体系。开展了配网业务量化多维度对标,挖掘人才潜能,创新绩效量化激励,开展运维业务绩效量化评价方法,统筹全网优势资源,搭建了首个跨部门单位的科技创新集智攻关平台。 成果构建了“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数字与技术平台完备支撑,组织运作模式持续优化”的配网设备高效运检体系。在技术装备体系方面,带电监测技术能力种类配置齐全、技术先进,应用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在平台支持体系方面,数据平台与技术平台能很好的支持配网设备的高效运检。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全员熟练PDCA方法优化流程,管理分析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