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能源“无人化”场站解决方案白皮书
我们期望实现“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所有的风光能量获取、发电转换、输电、电网连接、监控与运行过程均在无人的环境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把电场交给机器和系统”的“无人化”场站。通过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智慧运营,实现新能源运营“远程监控、区域检修、分级管理、场站无人”的“无人值守”模式。在此背景下,金风科技联合中电联风力发电分会、国华投资、大唐、三峡能源、中国电建、京能、嘉泽新能源、腾讯、海康威视等团体和企业,基于行业研究、调研分析、项目实践,共同提出了新能源业务与数字化融合、人与机器融合的双融合人机协同智慧运营模式,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机器替代人工,如何构筑开放的数字平台,加速新能源企业向场站“无人值守”运营模式转型升级,以满足新能源发展的需求,迎接未来的挑战新能源运营数字化转型机遇已经到来,宏伟画卷已逐步展开,需要行业内外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共同谱写新时代能源发展新篇章。
书香国网-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数字阅读平台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后简称公司)高度重视职工文化建设,大力繁荣职工文化生活,推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创新“互联网+工会”职工文化工作模式,公司工会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职工书屋建设的要求,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主动融入“互联网+”开发理念,从2013年起,依托下属文化企业一—英大传媒集团,,研发建设以“书香国网”为品牌的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数字阅读平台综合服务体系,开创了大型央企“数字阅读+文化服务”新型业务运营模式,创新实现数字阅读与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信息化工作充分融合,实现职工素质提升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双赢。
新能源“无人化”场站解决方案白皮书
在此背景下,金风科技联合中电联风力发电分会、国华投资、大唐、三峡能源、中国电建、京能、嘉泽新能源、腾讯、海康威视等团体和企业,基于行业研究、调研分析、项目实践,共同提出了新能源业务与数字化融合、人与机器融合的双融合人机协同智慧运营模式,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机器替代人工,如何构筑开放的数字平台,加速新能源企业向场站“无人值守”运营模式转型升级,以满足新能源发展的需求,迎接未来的挑战。新能源运营数字化转型机遇已经到来,宏伟画卷已逐步展开,需要行业内外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共同谱写新时代能源发展新篇章。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本白皮书的关注和支持。
新一代配电通信网技术研究与应用
新形势下配电网正逐步由单纯接受、分配电能给用户的电力网络转变为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与上级电网灵活耦合的电力网络,配电网二次系统随之向调度控制精准化、业务交叉协同化、信息支撑透明化方向发展,亟需打造一张可靠性高、安全性强、接入性好的坚强配电通信网。本报告首先介绍了配网通信技术的现状与业务需求,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新一代配电通信技术,主要聚焦于推进配网光纤网络建设,创新无线公网“多网合一”技术和运营模式,构建以宽带载波、电力无线专网、WAPI通信为核心要素的范在物联通信网,最后对配网通信网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昌平中心智慧运营园区
国家能源集团当前存在较多问题,具有极大智能化、低碳绿色建设需求。会议室使用不规范;视频监控系统较为陈旧,部分仍为模拟信号摄像头,且在线率不高,视频实时调取速度较慢;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及在用信息系统存在较多问题,功能性低;工程管理及设备巡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仍存在部分安全隐患等,智能化程度低,建设迫在眉睫,为达成“一集中、三提升”的管理建设目标,实现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我司为集团北京昌平中心打造智能化管理的后勤服务建设,以实现能源、人力等有效利用,实现绿色低碳经济体系。项目将智慧后勤服务集中运营管控中心作为业务的发起点和核心,数字融合平台和N个应用为技术支撑,建立智慧后勤服务体系,以智慧信息部为集中运营管控中心的运营和维护部门,实现由线下到线上的业务、运营模式的改变、人员配置的改变、无纸化的业务流程的改变,达到管理扁平化、高效化以及减员增效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从根本上优化组织架构,提升园区运营服务品质,实现后勤智慧化管理的转型升级。
典型国家数字政府建设实践白皮书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纵深发展,驱动人类社会迈向数字文明。我国正处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历史进程,新兴数字技术如何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国家需求与时代使命。数字政府建设是在数字技术背景下的重大任务,政府数字化转型始终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数字生态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1]。本报告主要结论如下:全球范围来看,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数字政府建设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势在必行。各国数字政府建设保持持续发展态势,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由于各个国家建设数字政府的方法、路径等差异,各国的数字政府建设实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美国在顶层设计、资金投入、应用建设、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英国关注数字政府的先导作用、数字鸿沟解决、数字质量等问题,丹麦致力于信任型数字政府建设,韩国在组织变革、产业发展、数字开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新加坡更多关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和数字协同治理。最后,结合我国发展形势,得出未来数字政府建设方向启示:以数字政府的新定位、组织建设的新保障、多方合作的新力量为基础,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驱动的新动力,驱动更均衡、更高效发展的新目标。
2023面向双碳的虚拟电厂技术支撑体系与商业模式研究
商业模式方面,目前国内的虚拟电厂还处在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1)从虚拟电厂的收益来源来说,已经开展的虚拟电厂业务模式主要以邀约型需求响应为主,盈利模式来源于响应补贴。但是需求响应属于偶发交易,在电网供需调节存在困难时触发,具有交易频次不确定的特点,无法构成虚拟电厂运营商主要盈利模式。随着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绿电交易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逐步放开,虚拟电厂可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全面参与到市场中,主要盈利模式除了需求响应,还包括辅助服务交易、电力现货交易等。(2)从虚拟电厂成本来说,除了平台与设备建设等前期固定成本外,不同类型虚拟电厂运营模式对应的运维成本差别较大。由于虚拟电厂运营平台一方面对接电力交易中心,另一方面对接各类资源聚合商,组织资源主体参与各类电力市场交易,并完成相关结算和利益分配。所以运营平台对不同资源组合的定价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的设计与创新,是激发各类用户侧资源积极参与虚拟电厂,提高虚拟电厂整体效益的关键。虚拟电厂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面,应从国家层面加快制定和发布虚拟电厂政策文件,结合“双碳”目标推进路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和相关技术发展趋势,从管理要求、技术参数、运营模式等方面,加快制定虚拟电厂系列标准规范,构建完整的技术体系,推动虚拟电厂发展规划,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规划和不同地区资源禀赋,明确虚拟电厂在各阶段的发展重点,推动我国虚拟电厂有序发展,将需求侧资源与发电侧资源调节能力等同,发挥虚拟电厂对“双碳”目标实现的积极作用。“双碳”目标实现进程的达峰期、平台期、下降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应分为加速转型期、总体形成期和巩固完善期,虚拟电厂发展的邀约期、交易期和自治期与“双碳”路径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可以有机结合。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关键技术
基于现行的储能相关规程规范,结合多项储能工程案例,从储能发展趋势、国家及各省市储能政策、电网侧储能电站设计、储能工程并网等多个维度,讲解电网侧储能电站典型设计的关键点、敏感点内容。其中储能电站设计重点讲解储能技术路线、系统集成、安全设计、电网侧储能运营模式、常见技术问题和难点等关键内容。
计及功能性衰减的独立运营模式下电化学储能容量配置研究
电化学储能(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EES)内部的多种功能性老化行为是影响EES规划决策以及经济性评估的重要因素。针对独立运营模式下EES同时参与电能量和调频市场的容量配置问题,首先提出计及功能性衰减的EES两阶段容量优化配置决策模型。第一阶段模型以EES期望寿命周期内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EES容量优化配置;第二阶段模型考虑EES寿命和功能性老化行为约束,以日运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优化各运行年内EES运营决策。然后采用多参数规划理论方法对两阶段模型进行联合优化求解,以获得独立运营模式下EES的配置容量及其期望寿命。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分析了EES的功能性老化行为对其经济寿命及容量配置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