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物联网边端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强化电网企业内部精益化管理,提升客户优质互动服务能力。配电网是连接电网与最广大电力客户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建立具备广泛感知能力、监测分析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的配电物联网,具有深刻的现实需求和经济价值。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立足于业务管理和客户服务需求,从客户用电“痛点”、企业服务“盲点”切入,建成了全国首个“全物联网化”试点台区。台区紧密围绕“云-管-边-端”配电物联网技术路线,以智能配变终端为核心,融入低压智能开关、智能微断、红外成像、局放、温湿度监测等多种类端设备,实现了台区运行“全透明化”控制、运维工作“全智能化”管理、客户需求“全主动化”服务,构建起主动运维、主动抢修、主动服务、综合能源管理等九大场景化应用,为建设泛在物联、坚强智能的配电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低压配网透明化技术探索与应用
国网山东电力遵循国网公司“云管边端”配电物联网技术路线,以台区智能融合终端为核心,自主研发“一主多从”形式的低压出线监测单元,通过低压出线监测单元、低压智能断路器,监测低压出线柜、电缆分支箱等设备的电流、电压、谐波、功率因数、停电事件等数据,实现配变到用户电表的低压配电线路监测。基于低压配网透明化,重点打造三相不平衡治理、低压故障研判和主动抢修等8项应用场景,低压配网实现“两升两降”(电压合格率提升、供电可靠性提升;万户投诉率下降、万户报修率下降),有效支撑配电能源互联网建设。
配电网透明化新技术研究探索与实践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转型,为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新型电力系统成为电网建设发展的方向。
新一代配电通信网技术研究与应用
新形势下配电网正逐步由单纯接受、分配电能给用户的电力网络转变为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与上级电网灵活耦合的电力网络,配电网二次系统随之向调度控制精准化、业务交叉协同化、信息支撑透明化方向发展,亟需打造一张可靠性高、安全性强、接入性好的坚强配电通信网。本报告首先介绍了配网通信技术的现状与业务需求,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新一代配电通信技术,主要聚焦于推进配网光纤网络建设,创新无线公网“多网合一”技术和运营模式,构建以宽带载波、电力无线专网、WAPI通信为核心要素的范在物联通信网,最后对配网通信网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AI计算推演赋能配电网透明化与智能化
总结分析了新形势下配网透明化及智能化需求及实现难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江苏电力在国网数字化部指导下,基于“AI+计算推演”方式,实现配网实时状态透明化、未来状态透明化及运行决策智能化的相关做法以及支撑分布式光伏消纳的实践,并对科学智能在电网核心计算分析决策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浙江特高压通道可视化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
介绍浙江电网作为国网公司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的试点工程,2016年浙江实现省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全覆盖、实时监测、在线分析,当前设备在线率稳定持续在90%以上。输电通道可视化智能巡线模块于2019年11月25日运行上线,开启了通道外破识别、通道环境识别和导地线损伤识别三类识别算法。指出可视化技术存在通信可靠性差、装置可靠性差、数据融合度低、智能化程度低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全采集、畅通道、能分析”工作思路,构建设备管理全景化、运行状态透明化、诊断决策智能化、设备检修高效化的输电线路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