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条 配电室
PPT

一种基于开关柜深度监测的智慧终端

发布日期:2019-07-01

配电自动化关注配电线路的故障问题,设备本身异常问题发现不及时,无法支撑故障预判,容易造成大事故发生。配电室/箱变/环网箱各个部分设备相互独立,采集数据难以集成,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调度。日常巡检/周期性巡检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和局部问题,缺乏实时与有效的技术手段。设备资料及历史运维记录信息电子化管理不足,导致运维工作效、率低,可控性不足。设备数量多、厂家多,专业人员不足成常态,自动化考核严,人员投入大,缺乏专业的运维团队。

1303次浏览
PPT

配电物联网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9-07-02

深度解读了国网配电物联网顶层设计,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分区自治解决方案,基于云主站系统、台区电源侧智慧配电室、低压线路侧快速复电、低压用户侧营配融合等主要应用场景,依托济南、青岛等物联网示范区项目探索及应用实践,提出“一台区一案”建设、验收、投运、考核一体化的配电物联网建设推广应用思路。

1247次浏览
案例

基于人工智能融合物联网多维感知的

发布日期:2022-07-13

变电站、配电室等电力站所作为设备密集区域,需要运维人员定期进行巡检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可靠运行。变电站内设备种类繁多,需要巡检的点位众多,运维人员巡检工作量较大;配电室常处于生活社区、工业园区等内部,数量众多且位置分散,很难实现定期的逐个巡检。针对上述背景,智洋创新提出基于人工智能融合物联网多维感知的站所智能巡检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以变电站、配电室等电力站所为场景,综合物联感知、信息通信、数据融合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实现数据管理全景化、运行状态可视化、异常分析智慧化和运维巡检高效化,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现场隐患,保障电力站所安全运行,并能减轻运维工作量,提高运维效率。

关键词:
526次浏览
产品

配电环境智能监控装置

发布日期:2024-06-24

配电环境智能监控装置是以Cortex-A的双核工业级处理器为核心的10KV 配电房环境控制专用设备,以改善配电房环境为目的。是一款集模拟量采集、485通讯、开关量报警输入输出、视频浏览于一体的多功能网络辅助控制主机。具有实时视频浏览、环境温湿度监测和动力设备控制等功能。适用于变电站、配电室、开闭所、箱变、环网柜、10KV 开关房、变压器房等场所的远程环境量监测和动力设备控制。

关键词:
523次浏览
论文

配网抢修信息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发布日期:2017-04-25

随着国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低压配网标准化抢修作业势在必行。为了解决电网“两头薄弱”问题,进一步规范配网抢修工作,加快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滁州公司配电室以信息化系统建设和深化应用为契机,研发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配网抢修信息平台,该平台综合了0.4千伏低压配网电气地理信息图以及典型故障应急抢修单。当小区配网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合理、有效的配置抢修资源。配网抢修信息平台的应用进一步夯实了配网基础数据管理工作,推进了配电网运行检修精益化、标准化,降低了抢修作业的安全风险,提高了配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质量。

前沿技术

配电室智能化运维——提升首都智慧化、安全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发布日期:2022-02-22

 为提升全市安全用电水平、降低运维成本,北京地区已有1000余电力用户采用了配电室智能化运维模式,且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及潮流。智能化运维配电室在全面提高安全运维水平的同时,助力企业减少运维成本,对首都节能减碳、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321次浏览
行业要闻

国网重庆电力积极推进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建设

发布日期:2023-04-03

3月29日,重庆北碚供电公司邀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北碚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学府江山小区配电室,开展无线环境勘测工作,推进该区域台区智能融合终端5G通信改造,提高无线传输速度和数据安全性。学府江山小区台区配电室智能化建设是北碚供电公司配网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建设的组成部分。

277次浏览
成果

智能低压配电设备故障诊断及运行监控系统的研究

发布日期:2017-05-11

本项目成果采用温度传感器、短信终端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组成低压进出电缆线表面温度监控与故障自动隔离装置。实现被测电缆表面温度过高隔离故障低压出线回路与温度下降后自愈功能,同时避免同柜其他低压出线回路被迫停止供电事故的发生。采用在低压配电室电缆沟安装下(上)位两组水位传感器、短信终端、40A交流接触器、潜水泵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组合成水位预(告)警系统,实现低压配电室电缆沟水位自动排水与灾难性故障的自动隔离和自愈技术,该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短信终端故障诊断及控制隔离和自愈技术,实现10s循环采集数据并通过内置故障诊断预警程序、告警和隔离程序、故障点自愈程序执行后将预(告)警信息通过GSM短信和GPRS上报系统数据实时双通道传送,同时做到了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组合使用控制相应供电回路故障点的停(送)电操作以及数据就近收集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利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将实时采集数据变化与短信终端判据程序智能分析和处理,遇故障预警和自动隔离。该装置与分析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形成了运维、安装规范实施细则和编制标准作业指导书,达到智能设备一个整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本项目成果完成了农网公变智能设备全面推广,基本解决了配电设备故障预警、告警和隔离及故障点自愈问题。提高了农网公变安全运行水平,提升了优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7项,已授权7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已获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项。

关键词:
129次浏览
案例

基于电力物联网构建配电室直流屏蓄电池远程充放电运维系统实现直流屏蓄电池组智能管理

发布日期:2022-07-12

针对效率低下的测试方式,设计人员反复论证,以其专有技术对仅有1组后备电池的直流系统研制出远程自动核容维护装置。该装置一次性安装设备,后续运维操作均可远程操作,解放人力,节约运维成本,测试数据实时记录,运维单位可精准掌握所辖各组后备电池的状态,及时科学的维护蓄电池。配电房直流屏蓄电池智能运维设备,每套设备支持9节电池,实时采集各节电池数据,将电池电压和容量信息传输至后台分析管理,接受后台控制设置参数、启动容量测试等;可远程或现场对蓄电池进行逐 节容量测试,支持 0.1C~0.3C放电电流测试;支持单节0.1C充电;对高于或低于浮充电压的单节电池进行 充放电均衡,支持浮充状态下主动均衡功能,均衡电流最大0.1C。仅有1组电池后备的情况下,若整组放电核容测试,一旦市电中断须电池供电时,此时整组的后备时间就会因核容测试而减少,甚至没有后备能力;而本产品的逐节测试,是单节核容测试,整个测试过程中只有一节电池是降低了后备时间的,其余八节后备时间不变,这样后备时间始终保持在原后备时间的88.9%以上。 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配网供电局基站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全省基站建设将起积极推动和规范作用。本项目的成果同样对整个行业的基站建设将起示范引领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将蓄电池组及每节蓄电池存在的问题透明化、具体化,同时增加了大数据的累积,给决策层的电池采购、选型、机房建设、运维的投入、储备提供了强大和客观的数据。本项目的成果对基站动环系统建设将起到示范引领和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研发的蓄电池智能运维系统可以通过平台远程操作,同时记录电池状态、端电压、电流、测试日期,单节电池电压、内阻、温度、电导等数据。大力推进电网网络化管理的标准化工作,为实现电力通信网络化管理打下基础,为蓄电池及蓄电池组的后期运维及事故预防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

PPT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配电室、箱式变电站、电缆分支箱

发布日期:2017-05-19

105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