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
一二次配合的故障处理实现了一二次融合“1+1>2”的效果,使解决难题的方法更简单、更确切简单配电网。
基于混合量测状态估计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微型相量测量单元(micro-phasor measurement unit, μPMU)为配电自动化的进一步升级提供了良好的量测基础,但现阶段电网中μPMU数量有限,难以满足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的需求。针对该问题,结合电网中μPMU与智能电表等量测设备,并基于虚拟节点的多重状态估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量测状态估计的故障定位方法。首先,通过等效变换将μPMU和智能电表的测量信息输入到故障状态估计器当中。然后,利用μPMU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状态估计结果计算故障电流,缩小故障搜索区域以减少计算复杂度。为了识别区域内的故障位置,通过设置附加虚拟故障节点形成多种特定的故障拓扑结构并执行多重状态估计,计算出用于识别故障位置的加权测量残差指标,以确定故障位置。最后,在实时仿真系统(real-time digital simulation, RTDS)中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故障场景下均能准确有效地定位故障,且对量测误差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故障诊断分析及主动运维决策实践
电力信息通信
配电网故障自愈功能仿真经验交流
中压配电⽹按照“统筹规划、差异化实施”的原则,推⼴“级差保护+馈线⾃动化”的模式,制定了不同地区不同配电线路⾃动化建设模式,架空线路及混合线路以⾃适应综合型和三段式保护相结合的模式为主,电缆线路以三段式保护和集中型馈线⾃动化相结合为主,同步推进智能分布式馈线⾃动化应⽤。实现配电线路故障的快速处置及⾮故障区域的主动⾃愈。
配电网继电保护解决方案
当前,超过85%的故障停电是由于配电网故障造成的。因此,配电网故障处理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配电网故障处理技术,充分发挥继电保护的作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针对相间短路故障,继电保护设计可采用如下优先顺序:多级三段式过流保护配合;延时速断+多级级差配合;延时速断+限流+多级 级差配合;延时速断+无损限流+多级级差配合;分支限流+全线速断配合。针对单相接地故障,目前我国配电网大部分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接地电弧小,可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报告阐述了各种单相接地选线和定位原理,详细分析了由于单相接地故障信号小所带来单相接地选线和定位难度大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
为提高含高比例新能源主动配电网的故障恢复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两阶段故障恢复策略。首先构建了风光储系统模型,减少了风光发电的不确定性对故障恢复的影响;第一阶段采用先广度后深度的组合算法对故障后的配电网进行孤岛划分,该组合算法充分考虑了负荷时变性及用户侧需求,保证了重要负荷被优先恢复;第二阶段采用改进萤火虫算法对配电网重构进行求解,最大限度地保证恢复供电,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网络损耗;最后以IEEE33节点配电网作为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故障恢复策略能够得到配电网故障恢复最优方案,同时满足负荷用户侧需求,保证重要负荷不断电,提高供电恢复率,降低配电网故障后网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配电自动化运维人员培训考核规范》 (T/CEC316-2020)辅导教材
本书是《配电自动化运维人员培训考核规范(T/CEC 316-2020)》的配套教材,针对标准中列写的配电自动化主站及终端两个方向的人员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说明,紧密结合培训考核要点,采用理论讲解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夯实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系统提升运维人员的专业水平。 全书共五部分,第一部分基础能力介绍配电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知识;第二部分为配电主站系统,全面介绍配电主站系统运行操作以及配电主站系统维护及异常处理;第三部分是配电自动化终端,包括配电自动化终端调试与操作、配电自动化终端巡视与缺陷处理;第四部分配电网故障分析及处理,介绍配电网故障分析及继电保护和馈线自动化;第五部分全面介绍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注:25册(含)起订,免邮寄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