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抓紧履行输电通道核准手续!加快建设5条特高压通道!
通知中提出,积极推进输电通道规划建设。结合以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开发及电力供需发展形势,积极推进规划已明确的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前期工作,条件具备后,抓紧履行核准手续。加快建设南阳~荆门~长沙、驻马店~武汉、荆门~武汉、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等特高压通道。推进重点输电通道配套的电网、电源工程建设,着力提升输电通道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
章健华:健全能源转型市场化机制 针对增量配电网等领域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堵点加大改革力度
大力推动终端能源消费转型升级。完善能耗“双控”制度,逐步强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约束,控制工业、建筑、交通等高耗能行业化石能源消费。健全以绿电消费为导向的市场机制,全面推进电能替代,力争2025年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四是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生态环境部七部门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优化生态环境影响相关评价方法和准入要求,推动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炼油、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不含光伏玻璃)等产能。
沙漠地区输电线路设计方案
内蒙古依托区位优势,加紧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 随着输电线路逐步向沙漠腹地中的延伸,风沙流动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也越发突出。演讲主要探讨沙漠地区输电线路设计方案,重点介绍基础选型原则以及装配式基础的创新应用;沙漠地区机械化施工方案的选择;防风固沙措施的方案对比等。
贵州新型储能项目管理办法征意见:按10%/2h配建储能、鼓励新能源企业与储能企业签订中长期协议
5月23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办法提出,建立“新能源+储能”机制,为确保新建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消纳,对“十四五”以来建成并网的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即2021年1月1日后建成并网的项目)暂按不低于装机容量10%的比例(时长2小时)配置储能电站。配置储能电站可由企业自建、共建或租赁。配置储能容量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共同认定。
国网蒙东电力承建的国家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送出及配套工程全部开工
7月6日,鲁固直流外送400万千瓦风电项目配套工程开工。至此,由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的3项送出工程——鲁固直流外送400万千瓦风电项目、锡盟特高压外送二期400万千瓦风光项目和伊穆直流外送岭东100万千瓦风光项目及相关配套工程已全部开工。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光伏产业创新中心研究员李晓峰:攻关分布式调相机等关键技术 提升大型风光电基地外送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统筹优化风电光伏布局和支撑调节电源,提升输电通道输电能力和新能源电量占比,重点建设新疆、黄河上游等七大新能源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集群,改善新能源发电涉网性能,提升风电、光伏发电主动支撑能力和适应电力系统扰动的能力,加大新型电力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提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青海:打造国家级光伏发电和风电基地 力争年底并网3GW
打造国家级光伏发电和风电基地。加快推进大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国家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力争到2022年底建成并网300万千瓦。(省能源局,海南州、海西州政府,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按照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模式,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