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成果展示
为缩小配网线路停电影响范围,大幅缩短停电时户数,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宏力达研发了一二次融合12kv支柱式智能真空断路器。在2019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一二次融合12kv支柱式智能真空断路器HLD-ZW3212JG/630-20”产品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低功耗控制终端、集交流传感器/电容取电/真空灭弧室一体化固封极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产品将交流传感器及取电模块与一次本体深度融合,支持电量采集、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单相接地故障就地检测和隔离等功能。其产品特点有:具有远方/就地工作方式的自动切换;集高精度交流采样、短路/接地故障处置、线损测量、无线通信等于一体的超低功耗控制终端;集交流传感器、电容取电、真空灭弧室 于一体的固封极柱;基于接地电流基准突变暂态判据,结合三相电压电流、故障电流方向、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稳态判据,进行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区域研判及其就地隔离。该类型智能开关具有自适应综合型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不依赖主站和通信通过短路/接地故障检测和级差保护等技术,自适应多分支、多联络配电网架,实现线路故障选择性保护,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就地隔离,不影响非故障区域供电,可以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自2017年起在浙江省、福建省、陕西省等地区挂网运行,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大规模实用化配电自动系统检测试验关键技术及应用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我国开始配电自动化建设,由于技术不成熟、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工具,其实用化水平较低,在故障处理等核心功能上未能取得应有成效,制约配电自动化的推广应用及供电可靠性的提升。“十三五”期间配电自动化迎来更大规模建设浪潮,伴随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和主动控制需求的增长,如何对大规模配电终端、馈线故障处理及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逻辑进行全方位、系统级的测试与评估成为影响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提升的难点和关键。 项日授权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著12项;发布国标1项、行标4项;发表论文65篇;出版专著5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鉴定认为:项目成功解决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与设备的检测试验及主动配电网运行可靠性提升等技术难题,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项日成果完成数十万台配电终端的性能检测和万余条馈线自动化测试,馈线自动化覆盖区域供电可靠性提升0.08%。近三年新增销售额26.96亿元,新增利润4.87亿元。项日成果获应用项目成果完成数十万台配电终端的性能检测和万余条馈线自动化测试,馈线自动化覆盖区域供电可靠性提升0.08%。近三年新增销售额26.96亿元,新增利润4.87亿元。项目成果获得国网公司设备管理部、中国电科院的高度认可,在北京等100余市获得推广应用,有力支撑我国配电自动化及主动配电网检测试验与验收工作,极大提升了我国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应用地区配网供电可靠性和分布式能源消纳能力。
馈线自动化模式选型与配置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一二次成套设备、一体化柱上变台及故障指示器技术标准宣贯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2016年9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配电一二次成套设备、一体化柱上变台及故障指示器技术标准宣贯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电联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主办,来自地市电力公司及配网设备制造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500余人参会。国家电网公司运检部和中国电科院的专家对就地型馈线自动化、配电一二次成套设备、10千伏一体化柱上变台和故障指示器的设计方案、技术方案、检测条件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
基于5G LAN技术的配网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实用方案
为解决配电网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现有光纤通信方案存在建设成本高、运维困难及可拓展性差等难题,文章利用5G LAN全互联二层通信高可靠低时延网络技术,提出基于5G LAN技术的配电网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快速对等通信和组网实用化方案。文章围绕5G LAN适配应用、网络拓扑、业务通信指标等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分析,开展实网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5G LAN通信技术满足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应用要求,可以快速、精确地切除故障,实现故障自愈,对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运行水平和供电的可靠性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全自动馈线自动化大规模应用若干工程问题分析
全自动馈线自动化概述、仿真测试、工程问题描述、应用总结
从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看通信发展
从配电网保护、馈线自动化、虚拟电厂、微电网、储能、新型负控、主配网协同等多种应用场景深入分析电力通信需求,分享了配电网通信发展思路。
安徽电网投运首个自愈型双环网配电线路
8月1日18时01分,合肥市滨湖新区20千伏福州路开闭所02开关因用户故障动作跳闸,合肥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迅速隔离故障,将非故障区域的上级电源转移至220千伏锦绣变09开关,37秒内成功恢复用户供电。这是安徽电网首个馈线自动化自愈型双环网配电线路投运以来的首次成功实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