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条 驾驶技术
PPT

广东电网配电机巡策略及其高质量管控成效

发布日期:2023-11-24

1.2023年度广东电网公司配电机巡策略;2.配电智能作业班和配电运维班的职责边界;3.配电机巡自动驾驶技术路线;4.配电机巡自动驾驶全覆盖;5.配电机巡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6.配电机巡五大转变;7.配电机巡成果输出。

493次浏览
PPT

基于输电通道大数据的无人机自动巡检技术

发布日期:2018-11-27

本视频介绍了智能运维的背景、网省公司智能技术应用路线、广东电网自动驾驶技术研究历程、输电线路高精度建模技术、自动驾驶现场操作流程、自动驾驶全面推广的瓶颈。

关键词:
456次浏览
成果

无人机配网线路综合智能追踪导航及蛙跳式充电技术

发布日期:2022-09-27

成果主要解决了无人机主动躲避障碍物、导线识别及线路追踪、自主飞行巡线、智能视觉精准降落以及无人值守自动充电等关键技术问题。相较于目前配电领域试点应用推广的无人机自动驾驶技术,本成果采用的技术路线无需进行现场线路采集、建模以及航线规划等步骤,减少了前期的大量工作,节省了人力、设备和资金等投入,且实现了无人机“亏电自主降落充电,满电自动复飞”的“蛙跳式”自动充电,实现对所覆盖片区的网格化巡视,极大地提高无人机的作业时间。本技术成果实现了无人机在配电线路巡视领域手动飞行——航线飞行——智能巡视的跨越,推动配网巡线实现无人化和智能化。

261次浏览
成果

振动碾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

发布日期:2021-11-10

本课题研究的振动碳无人驾驶技术是分别对应研制应用导航定位技术、导航控制技术、机身电气及液压自动控制技术、状态监测与反馈技术、遥控遥感技术等的集成与专属研制开发。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形成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开发了振动碳机身电气及液压自动控制系统,集成应用卫星导航定位、状态监测与反馈控制、超声波环境感知等技术,实现了振动碱的无人驾驶作业,精确控制碱压作业,提高了硬压质量和施工效率。(2)、研发的振动碱机身电气及液压控制系统,由电气主控制器完成参数设定,就地控制器控制行走、转向、振动等状态,实现振动碱工作状态的自动控制。(3)、利用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实现机身位置、方向定位与路径控制,根据指定施工区域建仓规划,进行碌压路径自动设定及差异化调整。(4)、利用角度编码器、倾斜传感器等进行振动碌行驶状态、姿态的检测,实现了机身自动控制系统的补偿控制,提高作业精度。(5)、研发了振动限显示控制器,进行压参数设定,实现作业区域、作业环境、施工参数及行驶状态等的实时显示。(6)、研究采用的超声波环境感知系统,实现自动障碍避让。开发了低频段无线遥控应急装置,进一步提高了振动应急制动的可靠性。(7)项目成果已在依托工程得到成功应用,已获相应专利,具有通用性,推动了施工机械装备的技术进步,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202次浏览
成果

电力系统发电智能驾驶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8-05-30

本项目成果实现了动态预控防止断面过载,自动考虑发电计划需求,从事前发电决策、事中运行控制、事后反演评估全时间维度建设发电调度技术支撑功能。实现了日内发电计划滚动修编与AGC一体化闭环控制。提高系统调频能力,提升频率质量和CPS控制质量,为建立配套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进行技术积累。将市场交易规则固化到系统,实现实时调度公平公正。考虑市场交易电量贯彻执行以及热电联产机组运行要求,有效支撑电力市场改革和热电联产政策的深化实施。目前广东已经建成的发电智能驾驶技术,可在全国网、省级调度推广应用,为电改全面落地奠定技术基础。

128次浏览
市场观察

广汽埃安首个充换电中心落地 2025年将扩充至1000座

发布日期:2022-04-24

4月21日,广汽埃安宣布其首个超级充换电中心在广州落成。据了解,广汽埃安充换电中心会围绕“双碳战略”打造光、储、充、换一体的能源补给生态及电池循环生态,并结合无人驾驶技术提供自动充换电解决方案。

93次浏览
成果

无人机配网线路综合智能追踪导航及蛙跳式充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2-07-27

本成果的研究领域为无人机在配电线路的巡视应用。本成果成果主要解决了无人机主动躲避障碍物、导线识别及线路追踪、自主飞行巡线、智能视觉精准降落以及无人值守自动充电等关键技术问题。相较于目前电力公司大规模推广的无人机自动驾驶技术,本成果采用的技术路线无需进行现场线路采集、建模以及航线规划等步骤,减少了前期的大量工作,节省了人力、设备和资金等投入,且本成果实现了无人机“亏电自主降落充电,满电自动复飞”的“蛙跳式”自动充电,极大地提高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本成果在佛山南海10kV架空线路进行了运行应用,在应用期间无出现撞线、炸机等事故事件。突破了当前无人机在配电网巡视应用中的环境限制和续航不足等痛点难点,极大程度地解放了“飞手”不足及作业强度大等问题。本项目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审6项,发表论文3篇,2篇为核心期刊,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得授权5项。

92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